其实,目前整个西军上下,早已唯刘錡马首是瞻,大可不必开会讨论这些事。只是刘錡有意要营造出来一种氛围,那就是尽量让大家学会开动脑筋,不仅要开拓视野,还要统一思想,不仅要会打仗,还要明白为什么打仗。
经过二天的开会讨论,整个西军高层终于统一了认识,战争的矛头慢慢转向,对准了正在想方设法在大国夹缝中顽强续命的西夏。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时期的西夏国主——嵬名乾顺。
嵬名乾顺比刘錡大十五岁,西夏第四代皇帝,党项羌族,三岁就即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继位后,长期受母党梁氏家族控制。后来辽国为了平衡宋夏之间的关系,毒杀其母——主战派的梁太后,十六岁的嵬名乾顺才得以亲政。
嵬名乾顺亲政后,迅速解除母党核心人物仁多保忠的兵权,并分封皇族以巩固权力。
他封庶弟察哥为晋王并掌握兵权,又封宗室景思之子仁忠、仁礼为濮王、舒王,强化中央集权。
他还大力推行汉法制度,颁布等级制官阶封号(七品制),完善西夏政治体系,并制定按资格任官的法令,选拔文学优长者入仕。
历史上的嵬名乾顺还利用宋金战争之机,夺取了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包括定边军(今陕西吴旗)、西宁州(今青海西宁)等地,使西夏疆域达到极盛。
嵬名乾顺执政后期,还通过外交手段,使金国割让乐州、积石州、廓州三州之地,从而控制丝绸之路要冲,经济实力大增。
嵬名乾顺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乾顺盛世”,终结外戚专权,确立君主集权,完善官僚体系。控制丝路贸易,开发河西农业,奠定了西夏的繁荣基础。版图空前扩展,使西夏成为横跨西北的区域强权。推动汉化与儒学,促进党项文化与中原文明的融合。
嵬名乾顺死后,其子李仁孝继承其政策,延续西夏的稳定发展,形成“崇仁之治”的盛世局面。嵬名乾顺的统治为西夏的黄金时代铺平道路,国祚居然比北宋长了一百年之久,最后被成吉思汗所灭。
当然,这都是历史原有的进程,既然穿越过去的刘錡已经把矛头对准了这位西夏英主,那么一切就都和原来的不一样了。
喜欢西凤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