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西凤烈 > 第40章 利益共同体

第40章 利益共同体

军出关,如果掺进秦凤军去接管渭州一带,感觉不太好。不如全用新军,他们也放心些。只是,这些新军的训练却要我们抓在手里,这点我已经和李孝忠嘱咐过。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包括种家子侄在内,以后他们都是西军的一员,而不再是种家军。”

李椿年道:“刚才说起多养鸡鸭,我忽然想,如果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养殖业,比如鸡鸭猪牛之类,所得禽蛋肉食由军队垄断,不得自由上市交易。另一方面,在军中发行军票代替铜钱发放军饷,凭军票在军队指定店铺里购买。既可以省下许多银钱流转,又可以稳定物价。”

刘錡心道:“你说的这不就是后世的统购统销吗?”

“关闭市场,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啊!”刘錡道。

李椿年道:“不错。不过现阶段,我们手里除了有些粮食,其他的物资极少。来源主要是关内。这段时间,经常有些大户迁徙过来,这些大户有人、有技术、有资金,又享受了优厚的抚民政策,迅速富裕了起来,已经开始有囤积居奇、兼并土地的迹象,而我们却并未制订相关法令来约束此类行为。人口必然越来越多,粮食早晚会成为紧俏品,与其等到那个时候再加严控搞得人心惶惶,不如提前就做好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錡道:“仲永言之有理!只是无需太生硬,军中屯田所产农物,概不外流。另在军屯中鼓励养殖等业,丰富物产。成立一个后勤司,专门负责此项事务,在城镇中多开商铺,统一物价,军屯所产物资有计划的对外发卖,可批发也可零售。具体业务视情况而定,目的就是稳定物价,繁荣经济,鼓励生产,丰富物资。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发行军票,后勤司直接对你负责,必须要用忠诚得力之人才好。”

李椿年道:“有一人可以试试。此人精通农学,鄞县人,名唤楼铸。”

刘錡道:“精通农学可不一定精通经济,可使其主管军屯发展生产事务,至于物资调配、贸易商业事宜,还需懂行的人才好。现在,经界之法已经走上正轨,不如就由仲永暂时监管,待有合适的人才接替再说。”

李椿年应诺,又问道:“常同此人,将军可有安排?”

刘錡道:“实不知此人能力如何?再说,此前也是殿帅府出来的,不敢胡乱安排。”

李椿年道:“此前何灌在岷州兴修水利,好处甚多。我打算在各州县推广,不如安排常同负责此事,既考验了能力,也不让他接触到中枢机密。”

刘錡点头道:“如此安排甚妙!”

两人又谈了一会,李椿年告辞回去了。刘錡闭目想着军票的事,突然,银行这个词蹦了出来。银行的前身,也就是钱庄,也不知这个时候钱庄的概念出现了没有,不过这个“交子”既然还没怎么普及,钱庄应该还没出现,起码也没走上正轨。最多也可能就是段景住所说的那种“交引铺”原始形态。

银行可是挣钱的买卖啊!特别是当下陕西社会稳定,人口流入,百业待兴,这个银行业务应该好做啊!一边吸纳士卒的饷银储蓄,一边放贷给商户经营,赚取利差。需要用钱的时候还可以临时发行债券之类的融资票据。

刘錡越想越兴奋,不过,这个行当可不能假手他人,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股东倒是可以多有几个,嘿嘿,不仅是银行,其他赚钱的行业都可以把这些军阀将门拉进来。

刘錡想到这里,突然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是最牢固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盟友了,这叫利益共同体!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喜欢西凤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