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半张账册,正是常老三账本缺失的第七页!
账册落在火苗边,苏半城赶紧伸手去捡,指尖刚触到纸页,就被烫得缩回手。借着最后一点火光,他看清了上面的字:“谭宗浚,十五匹骆驼,盐引藏于……”后面的字被火舌舔舐,瞬间化为灰烬。
剩下的黑影见势不妙,转身就往地窖口跑,老李想追,被苏半城拦住了:“别追,他们是故意引我们来的。”他指着地上那具被打死的黑影,那人怀里揣着张地图,上面用朱砂圈着晋祠圣母殿的位置,“他们想让我们去晋祠。”
老李灭火的时候,苏半城捡起那半张烧焦的账册,虽然大部分字迹已看不清,但“谭宗浚”三个字却格外清晰。第207集里的粮仓主人,第235集里的书房,这位谭家老爷,终于在账册上露出了名字。
地窖里的血腥味越来越浓,混杂着火药与焦糊的气息,让人头晕目眩。苏半城最后看了眼那个暗格,暗格门在打斗中被撞开,里面除了那件驼毛坎肩,还有个不起眼的木盒,打开来是几枚银针——是针灸用的,针尖发黑,显然沾过毒药,而木盒底部刻着个“三”字。
常老三的“三”,箭杆上的“三”,银针盒上的“三”。苏半城忽然想起常家有三兄弟,常老三是最小的,老大早年间死在杀虎口,老二在蒙古草原做买卖,已经十年没回过太原——第240集里的蒙古草原的风,或许吹的就是这位常老二的消息。
离开地窖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苏半城回头看了眼常家后院,老槐树的影子在晨光里拉得很长,像根指向远方的手指。他将那枚刻着莲花的铜令牌塞进怀里,与黑风口的玉佩贴在一起,忽然感觉两者的纹路似乎能拼合——就像所有散落的线索,终将在某个时刻拼凑出真相。
老李在清理现场时,发现那具黑影的腰间挂着个香囊,里面装着些干燥的香灰,苏半城闻了闻,认出那是土地庙的香灰——第212集里的线索,原来土地庙的香火,早已飘进了常家的地窖。
“苏先生,接下来去哪?”老李将那半张烧焦的账册小心收好,声音里带着疲惫。
苏半城望向晋祠的方向,晨光正从那边的山头升起,将云层染成金红色:“去圣母殿。”他摸了摸怀里的盐引残片,上面的云纹水印在晨光下若隐若现,“他们想让我们去,我们就去看看,那十五匹骆驼运的‘佛’,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马蹄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朝着城外而去。苏半城知道,常家的地窖只是又一个中转站,从黑风口的箭簇到这里的盐引,从巴图的药方到谭宗浚的名字,所有谜团都在往晋祠聚集。而父亲的拐杖,赵玉贞的嫁妆匣,蒙面人的箭法,终将在圣母殿的壁画前,露出它们真正的模样。
地窖的青石板被重新盖好,只是这次,苏半城在石板缝里塞了根红绳,绳头系着枚铜钱——顺治通宝,边缘没有刻十字,也没有朱砂点,就像个普通的铜钱,却在晨光里,映出半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