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保留着一部分早期型号发动机的逆向工程数据。”
“虽然不完整,但结合对现有残存部件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和精密测量。”
“是完全可以进行三维模型的数字重构。”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偿计算。”
教室里,原本因郭大炎的咆哮而凝滞的空气,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
一些同学看向苏杭的眼神,从最初的讥讽,渐渐转为惊疑。
这小子……好像不是在胡说八道?
郭大炎胸膛依旧起伏,但语气中的暴怒减少了些许,多了几分深沉的质疑:“图纸!我们连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都没有!”
“当年研制这款发动机的时候,最核心的技术资料,早就被那些天杀的蛀虫藏匿,不知所踪!”
“更何况,我们还极度缺乏当年生产它所需要的专用工具!”
“缺乏那些独有的,早已失传的特定工艺!”
郭大炎一口气列举出无数个如同泰山压顶般的难题。
每一条,都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每一条,都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他不是在故意刁难苏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修复那台发动机,究竟何等凶险。
他不想看着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就这样撞在南墙上,碰个头破血流。
他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他!
然而,苏杭依旧从容。
“郭老师,图纸的问题,可以通过逆向工程结合残骸分析逐步解决。”
“至于您担心的金属疲劳问题。”
苏杭继续说道:“我已经对发动机原始材料的成分进行了反向推演分析。”
“并结合了它当年服役的环境参数,以及坠毁时所承受的巨大冲击载荷数据。”
“生成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应力分布云图。”
“数据显示,大部分的疲劳损伤,都高度集中在几个特定的区域。”
“这些区域,是可以通过局部强化处理。”
“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替换为新材料制造的部件来彻底解决的。”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苏杭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那台冰冷的残骸之上。
“在三号燃烧室的法兰盘连接处附近。”
“存在一处当年工艺留下的焊缝。”
“这处焊缝在坠毁时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应力,之后又经历了长时间的海水腐蚀。”
“我初步判断,其应力集中系数,有极大概率已经超过了安全极限。”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却又致命的潜在断裂风险源。”
“后续如果进行检测,必须使用涡流探伤等无损检测手段,进行重点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