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民众负担沉重。
朝廷财政窘迫,却转而加重对民众的剥削。
幸而,借由皇长孙李渊浩的好运,
大明轻易赢得一战,竟意外获得一座庞大的银矿。
往后大明若资金匮乏,便可至此挖掘银两……
试想,三百年后,或许又是一个新的三百年盛世,
正如昔日大汉之辉煌,西汉之后尚有东汉延续!
因此,
李晟深思熟虑后认为,既然拥有如此“瑰宝”,便需确保其稳固无虞。
“倭国,隔海相望于中原,银两藏于彼处,除大明皇室与贵族,无人知晓。”
“待大明危急,需银之时,便可前往提取。”
“所以,我必须铲除所有倭国反抗力量。”
“而那些顺从的倭民,正好可为矿工。”
“同时,教习当地孩童大明官话……”
“长此以往,这些倭民,或将自视为大明子民!”
李晟思行合一,
当其构想化为奏章,送达京城,为李渊浩所见,心中赞叹不已。
【我这岳父大人,手段颇为高明,看来不容小觑。】
【若常将军仍在,他定会诱降倭民,再行坑杀!】
……求支持……
【正如倭国昔日对待我们一般……】
【不过李晟此举已算不错,百年之后,世上或再无倭民,唯有同化的大明子民!】
如此思量间,
李渊浩微微颔首,其贴身侍女随即贴心翻开下一封奏章。
朱棣望着李渊浩此番模样,心中颇有感慨。
无奈,
正值李晟率军征伐倭国之际,
李渊浩的太孙职责,无论是否情愿,亦需正式承担。
朱棣首令,便是令其于内阁,与众大臣一同审阅奏章,并发表见解。
李渊浩一听,顿时苦笑。
... ... ...
【内阁?与一群老朽为伍,有何乐趣?】
【如今我已非汉王世子,而是皇太孙,身份地位自当倍增!】
于是,
李渊浩即位皇太孙后首举,便是将自己的贴身侍女由十六人增至八十一人。
而后……
内阁之中,原本皇帝的宝座与大臣们的办公之处井然有序。
然而,却被他改造成了……
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