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番训斥。
皇上,加油!
严厉些,好好训诫,训出成效来!
孙儿不教不成材啊!
文职官员们在心中默默为皇帝加油鼓劲。
然而……
“但这一次,皇太子所言不无道理。”
“区区一个东瀛小国。”
“当年竟敢派一介将军前来朝贡大明,这是藐视大明,藐视朕!”
皇帝冷冷说道。
听了皇帝的话,所有文职官员震惊不已。
从满怀信心,到心如死灰,不过短短十几秒,一两句话的时间。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何意?
皇上,您这话是何意?这还像话吗?
人家将军前来朝贡,那是因为人家国内实际掌权的是幕府将军,名义上的君主与实际掌权者,哪一个对您更恭敬?
显然是后者!
您还不满意?
更不用说……
瞧瞧你找的理由,多么站不住脚?
幕府将军向大明进贡之事,早已是永乐元年的旧闻,而今已近永乐九年。
莫非你还想效仿孔夫子,追究十世之仇?
文官们心中暗笑。
武官们则差点鼓掌欢呼!
“让你们这群没见识的文官睁大眼睛看看,咱们太孙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攻打小小的岛国算得了什么?若是太孙他日说草原该平,皇上定会再集五十万,乃至八十万大军出征。”
“为了博得太孙一笑,皇上什么都肯做!”
武官们面露笑意,
那些曾随朱武、朱翔北伐的将领,更是心有余悸,相互对视一眼。
想当初,朱翔未曾多言,朱武突然一句“好,朕正有此意”,便成了他们心中长久的阴影。
无论他们私下如何商议,始终想不明白,那时朱翔究竟说了什么,竟让朱武有如此大的反应?
甚至,朱武还称朱翔为那次北伐的首功之臣。
这让他们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当然,他们不知幻觉为何物,但黄粱一梦、庄周梦蝶的故事却耳熟能详。
其实,在皇太孙之争初起时,
他们之所以坚定地选择了当时的汉王世子,如今的皇太孙朱翔,
正是因为他们目睹了皇上对朱翔的种种偏爱。
那种偏爱,毫无底线。
若朱翔还不能赢得皇太孙之位,那真真是苍天无眼了。
如今看来,
结果正如他们所料,
最终登上皇太孙宝座的,正是曾经的汉王世子朱翔。
而那位曾威风凛凛的太子嫡长子,如今又在何处?
他已被囚禁于府邸,终身不得踏出半步!
想想看,
与曾经的大明太子、大明皇长孙相比,
区区岛国,又何足挂齿?
“这些文官真是大惊小怪。”
“没错没错,皇太孙殿下才是真正的永恒之神!”
“咦,‘永恒之神’?这话挺有意思……”
“你也觉得有意思吗?这是我上次拜访汉王府时,听他们的下人说的。我觉得挺好,就借用过来了。”
“汉王府,那不是和太孙殿下……难怪这话如此有趣且别致,仔细品味,还颇有哲理呢!”
武官贵族们以一种看土包子的眼神,瞥视着那些大惊小怪的文官。
而文官们如何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