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救不了国人,而文学却能?
为何时至今日,众多国家都渴望文化输出,
尤其是小国,
文化输出甚至成为他们的骄傲,乃至国家支持的项目,
一路畅通无阻。
赵渊渊正在进行的就是文化输出,而且是一种降维打击式的输出。.k·a¨n¢s·h¨u_j*u+n/.*n+e?t\
不久,
赵渊明收到了这些故事册子。
“那婆罗洲贵族说,要我们小心保管他的画本,归还时务必完好无损……”
船夫无奈转述。
不就是几本故事册子吗?那些婆罗洲贵族真是没见过世面。
真有这么好看?
赵渊明好奇地翻开册子。
片刻后,便合上了。
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字,不过是文字的堆砌,毫无艺术价值。
既无唐诗之韵,也无宋词之美,更无元曲之曲,任何艺术形态都无从谈起。
这样的东西,竟能博得贵族们的喜爱?
他们的品味也太差了吧。
“太孙,我觉得此事蹊跷,以往从未有人将大明的故事册子运往海外。”
“而且这些册子,也并非市面上流通的那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头恐怕有文章。”
黄宁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当李明辉浏览那些坊间小说时,他也随意翻阅了几页。
他并非李明辉。
他的日常重心始终是国家要务。
闲暇之余,他也会从市集上买些小说来读,而这一读却读出了问题。
李明辉迅速领悟了他的意图。
“你是怀疑楚王公子他们已秘密抵达海外,且他们从事贸易的手段正是这些小说?”
“别开这种玩笑了。”
“我们最近得到的情报不是说,楚逸还在京城拖延时间吗?”
“你得相信你堂兄他们的情报。”
“再说,就他那性子,当初随祖父北伐时,都能窝在帐篷里,一步不动。”
李明辉不屑地说。
黄凯听了李明辉的话,也觉得有理,他不相信别人,难道还能不信自己的堂兄黄雷吗?
但如果此事与楚王公子楚逸无关,那就只是个巧合。
无妨。
苏禄只是个小国。
没了这个国家,还有众多其他国家。
他们这次带出来的货物如此优质,定会找到识货的买家。
于是,他们满怀信心地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苏禄并非个例,它只是那些沿海小国的一个缩影。
仿佛一夜之间,这些毗邻大明的沿海小国都被这些小说所占领。
他们看到李明辉的船队靠近,都兴奋地迎上前来,但得知船上没有小说后,又毫不犹豫地离去。
以至于李明辉他们运来的满满几船珍宝,一件都没卖出去!
并非没有人想买,
只是他们开出的价格实在太低,
低到李明辉他们非但无利可图,反而要面临巨额亏损。李明辉自然不愿,于是愤然离去。
他们就不信自己的好东西找不到识货的买家。
然而……
直到遇见张天霸的余部,他们也没能卖出一件商品。
这还是贸易吗?
太荒谬了……
这样的亏损率,还怎么跟楚王公子争太孙之位?
只要把账目往皇上朱权面前一摆……算了,这亏损的局面已经注定失败了。
楚王公子即便没出现,
人家至少不亏不赚,那就已经稳操胜券了。
李明辉的脸色阴沉如水。
“无妨,此事虽未建功,但待征服锡兰之后,亦是荣耀加身!”
心中如此盘算,
李弘毅望向张伟残余势力的满载财宝之船。
“这些都是赐予我们的?”
张伟残部望着眼前琳琅满目的财宝,面露惊异。
“正是。”
李弘毅淡然颔首。
那些小岛国见识短浅,不识珍宝,但这批来自张伟的财物,中原人自能分辨其价值。
且以如此多财宝赠予他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