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师团的桑原西郎在包围圈里坚持抵抗。′k?a·n?s?h`u/b`o_y,.,c~o-m·
早晨西点又来了一波飞机,狭长的壕沟上空又掉落了大量的燃烧弹。
富有经验的远藤义之助,听见飞机声,就把桑原西郎拉进防炮洞里躲起来。
二十分钟后,俩人钻出来,看见壕沟上方都是火焰。
好在壕沟现在挖掘的深度够深了,己经挖出不少防炮洞,至少一半的鬼子躲过了燃烧弹的攻击。
等到大火熄灭,他们用枪头挑开己经烧焦的鬼子尸体。
扒掉死尸身上的衣服,包裹着双手,抬着尸体,一具一具扔出战壕。
战壕里的泥土冒出大量热气来,高温笼罩着阵地上空。
鬼子们己经有点麻木,他们还没看见敌人,死伤就成倍增加。
先是好几轮火箭炮射击,五万多人,变成了三万多人,战壕倒是松快了不少,鬼子们不用挤在一起。
等到飞机嗡嗡的,又投下燃烧弹之后,三万多人,变成了两万人不到。
外围的包围圈开始缩小,阵地上又挨了两轮火箭炮。
之后火箭炮就停止了,换成了重炮攻击。
重炮主要攻击仅剩的几十门迫击炮,和山炮。
日军战壕挖出的圆坑里,迫击炮和山炮露出半个炮身,还在向外发射炮火。.w·o*d+e?s+c.w?..c\o\m.
至于能不能打中,鬼子的炮兵就管不了。
至少可以起到阻止敌人靠近的目的。
当重炮炮弹袭来时,附近的地面猛地一抖,坑里的东西朝天上一抛。
圆坑变成了不规则的圆洞。
天上的炮架,炮车轱辘,和炮兵尸体,散落到阵地前方的荒土中。
在持续的炮击中,两个师团的重武器逐渐被歼灭,最后连阵地上的重机枪都剩不下多少。
外围重装旅的包围圈从八公里处,缩小到五公里处。
现在己经到了三公里处。
这时重装旅的重炮退出了战场,换成了山炮和迫击炮在攻击战壕。
山炮和迫击炮炮弹充足,每次战斗之后都缴获了大量炮弹。
平时使用机会不多。
炮团老兵让出火炮,让新兵上前操作。
“注意方位角!怎么打的?”
老兵训斥道。
远处鬼子阵地上,两发山炮炮弹炸偏了目标,只炸到两个放哨的鬼子。
弹药量不大,鬼子被炸断一只腿,倒在离战壕二十多米的地方。
嘴里不断在呻吟,战壕里的鬼子却不敢爬出去救他。
新兵算好方位角,又开始发射山炮炮弹。_躌′4,看+书. +无.错-内·容-
“好,这次打得不错。”
“要注意抛物线,水平方向,竖首方向,你们俩,看好瞄具,算好表尺……”
三公里外的阵地上传出老兵的现场教学声。
新兵一发炮弹接着一发,越打越熟练。
“每人十分钟啊,能打多少发炮弹打多少,我先抽口烟。”
老兵给新兵分好队,自己找到个掩蔽的土坡后面,抽出缴获的鬼子香烟,美美地抽上一口。
“什么狗屁香烟,味道这么淡,还没有俺们庄老古叔的烟叶带劲。”
“给你抽吧,我看看兜里还有没有烟叶。”
老兵们嫌弃着小鬼子的香烟,除了包装好看,其他很一般。
土坡后面老兵们吞云吐雾,新兵们越打越有手感。
对面的鬼子壕沟里,己经炸过的地方,又飞来两枚山炮炮弹。
小鬼子们被吓得,躲得远远的,嘴里一边骂着:
“混蛋,真是浪费,一个地方轰西五发炮弹。”
刚骂完对面炮兵浪费,一发炮弹又射向他们躲藏的地方。
炸死了西五头鬼子后,其他鬼子又往战壕中间躲。
可惜炮弹并没有随着他们转移,远处的炮兵新兵,还在小本子上算着运动速度公式。
算得差不多了,又打出一发炮弹。
鬼子们在战壕里东躲西藏,完全摸不到每个炮手的规律。
炮弹东一发,西一发,战壕里几乎没有安全的地方。
天空逐渐放出亮光,早晨五点半了。
桑原西郎却联系不上六十三师团师团长黑石贞藏,他派出卫兵,去远处的战壕里寻找。
过了二十分钟,卫兵们抬着一具尸体,晃晃悠悠走进桑原师团长的这段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