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爱恨无情 > 第160章 饿断肝肠

第160章 饿断肝肠

尽管雄国兵常常累成一滩烂泥,由于利润薄如蝉翼,全家的生活依旧过得如履薄冰。\x·q?i+s,h¢e*n¢.?c_o′m¢他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苦苦煎熬了十三年,才盼来了酒泉的解放;苦苦期盼了十三年,又才迎来了当年的红军。他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抚养的三个儿子也长大成人了。长子柏金福结婚成家,如鱼得水;次子柏金禄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如虎添翼;三子柏金才,也能自力更生,赶车挣钱,如日中天。他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也确实过上了如诗如画的好日子。可是,不知为何,这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年,就开始鸡飞狗跳了起来。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比他当年在川陕苏区打土豪、分田地时还要来势汹汹。什么反动分子、坏蛋、右派、右倾机会主义者,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被揪了出来。

更令人气恼的是,这两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村、乡的那些干部却还在一个劲儿地虚报粮食丰收。大食堂早已是无米下锅,他们却还在大肆宣扬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的心脏。若不是他们这般胡作非为,队里怎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患上浮肿病?他又怎会饿得如此惨状,儿子们又怎会各自顾着自己,老伴又怎会弃他于不顾?倘若结发妻子尚在人世,倘若亲生儿子未被敌人砍杀,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样活活饿死吗?绝对不会!雄国兵对此敢如此笃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他清晰地记得,他的妻儿对他是那般忠诚,那般挚爱。他那次误中毒箭之后,旁人皆言他必死无疑,妻儿们却坚信他定能转危为安,不仅日夜不离地守护他、照料他,还不辞辛劳地跑到五里之外的黑龙洞去提“龙水”回来为他清洗伤口。

那时,小儿庚生才五岁,大儿贵林也不过八岁,兄弟俩犹如一对小天使,每日都为他提“龙水”洗伤口、熬药、敷药,做得比大人还要细致入微。妻子更是将心都操碎了,对他的衣食饭菜,那是样样都挑最好的给他吃用。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箭伤终于痊愈,可妻子却瘦了一大圈,仿佛风中残烛,令人心疼不已。此情此景,犹如昨日重现,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但他们再也无法服侍他了,那万恶不赦的敌人还乡团,如豺狼虎豹将他们残酷地杀害了。他的大儿被敌人枪杀在石盘关,二儿被敌人打死在观音岩,发妻则被还乡团捉去,如待宰羔羊被活活饿死。!2,y,u,e¨d\u..-c.o?m!还有他的弟妹和父母,也遭受了敌人的捆绑拷打,从此便杳无音讯。那时,红四方面军为迎接中央红军渡过嘉陵江不久,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设立在江油中坝,而他,则在那里肩负着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任。

他记得这个不幸的消息还是姜亭富告诉他的。他听到这个噩耗就像遭到了雷击,五脏俱焚,他一头栽倒在地,半天不省人事。又是姜亭富叫人把他抬到床上,给他灌了姜汤,他才苏醒过来。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的他,经受了这场丧妻失子的悲痛之后,满腔愤怒更像洪水溢满堤坝,随时都可能溃堤而出。 雄国兵发誓要为妻儿们报仇,敌人欠下的这笔血债,也一定要他们用血来偿还。他打算带上一支部队,悄悄里打回去,杀他个回马枪。又是姜亭富劝住了他,说敌人大兵压境,他这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从此以后,他这深仇大恨就再也没有机会报了。九泉之下的妻儿们会原谅他吗?

幸好人民政府把杀害他们的刽子手都枪毙了,也算是为他报了仇。要不然他又怎能对得起亲他爱他的妻儿啊!他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啊! 还有姜亭富,这个童养媳出身的女同志,是红胜县的人,她父母早亡,受尽了婆家人的薄待。红军一来,她就参加了革命。她在省委妇女部工作期间,与他接触较多。部队撤离川陕苏区,她在后面带收容队。她对他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在他悲伤和愤恨的日子里,又是他经常来看望他、安慰他。说实话,他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漂亮、又热情大方的女同志。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亲密起来了。同志们也常开他俩的玩笑。

总指挥那次还直言不讳地捅破了他俩隐藏在内心的秘密。川陕省委书记不久就把她调到了省苏政府任内务委员会主席,直接在他身边工作,他俩接触的机会更多了,他们感情发展的速度也更快了。在部队三过草地的艰难日子里,姜亭富竭尽全力地照顾他、帮助他,他们终于安然地走完了长征路。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们一起战斗的日子竟是那么有限,他们共同生活的道路也是那么短暂。他俩奉命参加西路军,渡过黄河不久,严峻的形势就摆在了他们面前。部队在临泽被敌人重兵围困,几乎拼尽了全部人马,才为后勤机关打开了一条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