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爱恨无情 > 第138章 右派下乡

第138章 右派下乡

合作社之实,进而否定赤洪区委的正常工作,妄图达到否定党的领导之目的。!y¢o,u,p\i+n^b.o+o^k?.?c~o,m/是极其严重的右派言论与行动。

形势风云突变,许云海的矛头如利箭般直刺吴明信。他对吴明信的文旅产业发展计划书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批判。这个来自运城郊区乡的副乡长,犹如一只狡黠的狐狸,惯于揣摩上级意图,执行上级指示犹如机器人一般不折不扣。他本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干部,在山西老家结婚生子,育有一女。南下赤江之后,他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见到与他一同来到赤江的众多干部都不愿回老家,也不把妻儿接过来,甚至有些直接抛弃妻儿,凭借自己的职权地位,在工作地寻找比自己年轻漂亮又有文化知书达理的女青年,重新组建家庭。许云海调任赤洪区委书记后,内心的躁动如火山般喷涌,难以抑制,暗中打起了换妻的主意。他在不经意间瞥见了成双成队的吴明信和叶华清,叶华清的美丽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深深地吸引了他。

吴明信对家族文化的偏爱,在许云海眼中,犹如陈腐的渣滓,散发着腐朽的气息。在许云海的心中,现代社会应当如朝阳般,坚定地朝着社会主义的崭新方向疾驰而去,而像吴明信这般整日沉溺于古老家族文化的人,显然是被时代的列车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甚至可以说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扯着后腿。当许云海察觉到吴明信和叶华清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甚至已经坠入爱河时,他的内心被一股强烈的忧虑所笼罩,仿佛那忧虑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

许云海的心中开始泛起了层层疑虑的涟漪,他暗自思忖着吴明信是否并非真心对待叶华清,而是以那所谓的“文化”为幌子,将叶华清引入歧途。这种担忧犹如泰山压顶,让许云海如坐针毡,坐立难安。他必须当机立断,采取行动,迅速斩断他们之间的情丝,将叶华清从这条错误的道路上拯救回来。

在许云海的眼中,叶华清恰似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纯洁而善良。倘若她被吴明信误导,那不仅会如暴风雨般摧残她的身心,更可能会如狂风骤雨般给整个赤洪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无尽的负面影响。许云海毅然决然,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都要阻止这段感情如脱缰野马般肆意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云海开始在各种会议上对吴明信进行公开批判。他毫不留情地揭露吴明信的家族文化研究,将其贬低为一种对工人农民价值观的背叛。许云海声称,吴明信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而是整天沉迷于家族的小圈子里,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期望。

许云海甚至还以一种荒谬的逻辑来攻击吴明信,他说:“不听书记的话就是不听党的话!”这种言论无疑是给吴明信扣上了一顶沉重的右派帽子,使得吴明信在众人面前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右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帽子,一旦被打上,就意味着这个人在政治上被打入另册,会遭受各种迫害和歧视。吴明信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对家族文化的热爱怎么就变成了反党反工农当家的行为。他试图为自己辩解,他向那些批判他的人讲述家族文化的真实意义和平分土地的革命思想,讲述家族文化中蕴含着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团结、友爱、勤劳等。

但在这个政治大于一切的时候、不容许有不同的声音的环境里,他的辩解显得那么无力。在被打成右派的同时,吴明信先被停止了团委书记的职务,面临着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的处罚。这是那个时代对待“右派”分子的常见处理方式,让他们到艰苦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他整理行李,背起那沉重的行囊,犹如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准备踏上归乡之路时,吴明信的内心仿佛被绝望的阴霾所吞噬,一片漆黑。他目光如炬,凝视着那熟悉的赤洪区,心中涌起的眷恋如潮水般汹涌,然而,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如迷雾般弥漫。他无法预知自己在农村的生活会是何种模样,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找不到方向;也不确定是否还能重返这片熟悉的土地,仿佛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更不知道他与叶华清是否还有未来可言,心中的问号如繁星般闪烁,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而此时此刻,叶华清却异常清醒,心如明镜。她深知吴明信的政治人生已然走到尽头,犹如残阳西下,再无可能东山再起。因此不能与他有任何瓜葛。于是,她快刀斩乱麻,迅速与吴明信划清界限,将他们曾经互诉衷肠的书信和照片付之一炬,烧得灰飞烟灭。在同一个机关食堂吃饭也不理睬,路上相遇更不打招呼。吴明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