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禾娘 > 第153章 换鞋

第153章 换鞋

庄子上早晚凉爽,禾娘每天在菜园里种菜,拔草,长豆角和黄瓜挂满了支架。¢x?x~s/s\y*q′.·c_o^m,

夫妻俩把长豆角摘下来,除了供应家用,多余的晒成了干豆角,既方便储存,冬日里菜蔬缺少的时候,用温水泡软,炒腊肉或煮热锅子都是不错的菜肴。

禾娘还腌了一缸酸豆角和一坛酸黄瓜。

腌制好的酸豆角和酸黄瓜,顺子听了二少奶奶的吩咐,驾着马车,带着小桃回城,送了一小罐给刘家的二少奶奶开胃。

孕中的刘家二少奶奶喜欢吃酸食,有了酸豆角和酸黄瓜,缓解了孕吐,食欲大增。

刘逸凡大喜,不时安排小厮去丰园找冯家的二少奶奶讨要酸菜。

听闻婉姐姐的饮食恢复正常后,禾娘安心了不少。

禾娘糊好了布壳,剪好鞋样,每天忙着纳鞋底做鞋子。

小桃和小红给二少奶奶打下手,主仆三人坐在廊檐下做鞋子,庄子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烦心琐事打扰,其乐融融。

冯铭轩见妻子忙着给自己做鞋,既心疼又欢喜,一针一线都是妻子对自己的情意。只要能转移妻子的注意力,冯铭轩也就放任妻子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了。

七月底,管家冯乐带着冯文,将出缸的良缘红送给了云城的十大富商家。~看!书~屋/ _免+费/阅¨读′

去年预订良缘红的家主,纷纷感叹冯二少果然信守承诺,这般赚银子的美酒,只售卖给云城他们世家大族。

各家家主收到美酒,当即结清良缘红的货款,还回赠了各家的特色产品做回礼。

瓷器大王郑老爷送了两套上等的青花瓷茶具,既可留作家用招待贵客,还可用来送礼。

青楼的熊妈妈,回送了两套滋润面霜和手霜,听说是后宫贵人们都不易买到的精贵物品。

盐商王老爷回赠了一百斤雪白的细盐,冯乐暗自心惊,听闻细盐是上京城权贵才能食用,百姓们食用的都是大颗粒的粗盐。

冯乐抱拳不停的道谢:“多谢王老爷厚爱!这般精贵的盐咱们云城可买不到!”

王老爷捋须笑道:“哈哈哈!你们冯氏的良缘红,上京城同样买不到啊!拉回去吧,这些盐,足够你家食用了!”

粮福斋的曹老爷回送了两百斤精品糯米,颗颗饱满圆润。

客来安的邹东家如愿买到了五十斤良缘红,感慨之余更加厚待胡六郎。他吩咐邹掌柜教六郎当酒楼掌柜的事务来,邹掌柜不敢藏私,他会多少就教六郎多少,六郎虚心学习着。+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良缘红与世家结下的善缘,收获满满。

到了八月份,云城酷暑难耐,冯铭轩和顺子一起回城里接阿爹阿娘来丰园避暑。

老两口一下马车,禾娘立即上前恭敬的给公公婆婆见礼。

禾娘搀扶着婆婆慢慢进了主屋,冯夫人扫了一眼儿媳平平的小腹,面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心里却是愁肠百结。

哪哪都好的小儿媳,在子嗣上却不能如意。虽然小儿子一回家就如实相告,没有喜讯,老两口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老两口天天在老宅四院,盼着小儿子去给他们送喜讯,盼来盼去愿望落空。

老两口的隐忧更甚,难道小儿子也像他们的祖父?非要过了三年才能传出喜讯来……

去年一家四口住在庄子上的情景再现,不同的是,庄园的路边都栽种下了果树,各种稀有的果树长势喜人。

冯铭轩陪着阿爹观看两尺来高的果树,冯老爷不住的颔首道:“轩儿栽下的果树苗,花费了不少银子吧?”

杨梅树苗可不是云城能买到的,只有在南方的州府才有。

冯铭轩得意洋洋的道:“阿爹可还记得兄长去年送来的杨梅?”

冯老爷颔首道:“为父自是记得!你哥啊派几个家仆去海州府买回来的,路途遥远,路上来回就是半个月!”

冯铭轩嘚瑟的笑道:“兄长送来的杨梅,果核被你的小儿媳收起来,是她琢磨出了果核发芽、出苗的法子!庄子上的果树,儿子没花一文钱的银子!”

冯老爷惊讶的看着小儿子:“这些果树都是禾丫头琢磨着种出来的?”

“对啊!阿爹!”冯铭轩微扬眉梢。

扫视一圈庄园,再看着小儿子的嘚瑟样,冯老爷捋须微笑,小儿媳着实聪慧!

她去年琢磨出姜香味麻糖,又琢磨出培育果苗的法子,他们冯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