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一边问道。
小福嘴里塞满了饭,含糊不清地道:“学了《增广贤文》,先生教我们……”他鼓着腮帮子,一时想不起来。
柳氏笑着接口:“今日讲的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说,从一家一户做起,推己及人,国家才能兴盛。”
徐巍闻言,眼中浮现一抹柔和的光芒:“你倒记住了。”
柳氏不急不慢地为徐巍盛了一碗热汤:“先生讲得好,我便记住了。夫君让女子也能识字,城里不少妇人都称赞呢。前日我去街上买布,遇见吴绣坊的吴婆婆,她感谢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怎么说?”
柳氏喂了小福一口菜,才道:“吴婆婆有个孙女,生得聪慧,却因是女孩,一直没机会读书。如今在识字班上学了两个月,不但认得不少字,还会做些简单账目了。吴家绣坊近来生意忙,那丫头便帮着记账、算数,省了不少力气。”
“这不就是了?”徐巍放下筷子,揉了揉小福的脑袋,语气中透着欣慰,“识字本就是实用之技,不该因男女之别而有所不同。学得一技傍身,对家中也是好处。”
柳氏感叹道:“如今女子能识字了,便有了几分底气,不再甘心做任人宰割的命。”
柳氏拍了拍徐巍的手背:“你做的事,都是好事。”
小福咽下嘴里的饭菜,眨巴着大眼睛:“爹爹,我和娘亲今天还比赛了呢!”
徐巍轻笑:“比赛什么?”
“比赛写字!”小福骄傲地坐直了身子,“先生说,我比娘亲写得好!”
徐巍大笑:“你千万别骄傲,说不定过段时间,娘亲就超过你了!”
柳氏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徐巍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