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廉洁勤政被逼死?我反手贪成一代权臣 > 第60章 上了京中热搜

第60章 上了京中热搜

“哪里哪里,不过是个账房先生罢了。\x·q?i+s,h¢e*n¢.?c_o′m¢”叶晟摆摆手,眼中却难掩几分自豪之色,“合作社乃是徐大人亲手创建,我承蒙大人不弃,分管旗下‘万松号’。”

薛志远眨了眨眼睛:“可我怎么听说,‘万松号’是永明县百年老号,原先并不归属县衙啊?”

“薛老板有所不知,数月之前‘万松号’就以纳入信用合作社统一管理了,如今已焕然一新。”

两人行至一处较为安静的角落,叶晟邀薛志远坐下。

一名小厮奉茶过来,叶晟取出几张图纸,在案几上铺开,向他详细介绍了信用合作社的业务,以及专门针对商家的贷款业务。

薛志远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如此说来,与钱庄有何区别?”

叶晟目光一亮:“区别可大了。寻常钱庄利令智昏,只顾牟利,对存钱的百姓压低利息,对借钱的百姓却加收重息,甚至有些地方,一年下来本金都要翻倍还多!而我们合作社,存款年息三分,贷款年息六分,从不额外收费,也不设下陷阱。”

薛志远目光探究地盯着他:“那‘万松号’是否是你口中的‘寻常钱庄’呢?”

叶晟神色不变:“‘万松号’过去是,但纳入信用合作社之后,在徐县令的带领下大刀阔斧地改革,已经不是了。`1.5\1′x_s.w\.,c,o~m?”

“那照你这么说,你们这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了?”薛志远失笑。

叶晟不以为意,反而正色道:“薛老板此言差矣。合作社自然要赚钱,但不是靠掠夺百姓血汗,而是通过大量的小额利差积累。积少成多,每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叶晟继续道:“何况如今到了秋收,合作社已经开始盈利了,这些盈利还会拿出三成用于永明县的公共建设,您看到的道路、下水道等工程,都有合作社出的一份力。”

“难以置信,才几个月便达到这等规模。”薛志远沉吟道。

就在此时,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柜台前,似乎想要办理什么业务,却手足无措。

“王大爷,您今日又来了。”陈九皋亲切地扶住老人的胳膊,“可是要取钱?”

老人点了点头,苍老的面容上露出几分窘迫:“我、我那张单页找不着了,怕是丢了,这可如何是好?”

陈九皋拍了拍老人的手背安慰道:“别着急,王大爷,咱们之前就说过,存单丢了可以补办。您先坐下歇息,我去取您的档案来。”

薛志远静静观察着这一幕,眼中的疑惑更甚。?j_w¢x*s?.^o¢r*g^

陈九皋翻出一本厚册子,在上面查找着什么,又取出一张表格填写,最后将表格和册子一同交给柜台内的书吏。

薛志远问道:“这老人家的存单丢了,你们就这么轻易补办?若有人冒名顶替,岂不是会造成损失?”

叶晟笑道:“合作社对此自有章法。每位存户,我们都有详细记录,不仅有姓名、住处,还有年龄、相貌特征,甚至指印,丢失存单后需对照无误才可补办。若有疑虑,还会请里正或邻居作证。这一套流程看似繁琐,却能有效防止冒领。”

薛志远点点头,向别处看去。

后院一处石砌的房子前,两名身着官服的衙役持刀而立,目光警惕。

“这是我们的金库,”叶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解释道,“日夜有官兵守卫,三把钥匙分别由三位掌柜保管,只有三人同时在场,才能开启金库。每日开闭库房,都有专人监督清点,万无一失。”

薛志远目光闪动:“如此严密。”

叶晟正色道:“这是对百姓财产负责。徐大人常说,百姓的一文钱,比县衙的一两银子还要珍贵。合作社所收之款,皆是百姓的血汗,自当视若珍宝。”

薛志远若有所思。

他没再过多打扰,缓步走了出去。

陈九皋和叶晟对视一眼,向伙计使了个眼色,那伙计会意,从后门向县衙跑去。

薛志远脑中思绪万千。

区区半日,他已经感受到了永明县那种异于常态的活力与生机。

若徐巍真如信中所言那般昏庸无能、贪腐无度,永明县怎会有今日之盛况?

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微微倾斜。

申时将至,薛志远准时来到外商会。

小厮热情地将他引进了内堂,奉上了茶点。

薛志远环顾四周,不见其他商人,微微皱眉:“怎么只有我一人?”

小厮微笑,却并不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