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廉洁勤政被逼死?我反手贪成一代权臣 > 第2章 真是第一次

第2章 真是第一次

“啊?”

王德发眼珠一转,感觉好像明白了县令的意思,但又觉得不可思议。^x-i,n?d\x~s+.¨c_o\m′

这小县令不是一向自诩清廉为官吗?这怎么突然……开窍了?

王德发害怕是自己会错了意:“大人,您是不是说粮价的事儿啊?这您前日里不也才去过嘛!”

“这钱家粮行,可是‘四大堂’之一‘堰上堂’刘老爷的表亲,在咱们县内一家独大,粮价都是他们说了算,咱,咱也谈不下来啊!”

徐巍看了王德发一眼。

王德发:……

这眼神……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徐巍正了正神色:“传本官命令,立刻召集衙役,随本官去钱家粮行,例行检查!”

王德发愣了一下,例行检查?

喂,到底是不是那个意思啊!

但他看徐巍一脸“严肃”,也不敢多问,连忙应道:“是,大人!”

很快,几个无精打采的衙役被召集起来。

徐巍换上官服,带着王德发和几个衙役出了门。

永明县的主街倒是比县衙附近像样些,就是这路实在是太差了!

除了主街铺了石板,其他地方都是土路,走起来坑坑洼洼,还臭气熏天的,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米田共,公共卫生状况实在堪忧。`r¨c!y·x`s\.?c/o?m?

徐巍一边走一边观察,思考着要怎么改变现状。

不一会儿,钱家粮行就到了。

朱漆大门前两只石狮子虽然不大,却擦得锃亮,门楣上挂着“钱记”的金字招牌,和旁边灰扑扑的民房以及远处摇摇欲坠的县衙形成了刺目的对比。

招牌的最左侧,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印记,小篆体的“堰上堂”三字仿佛在暗示着粮行主人独特的地位。

粮行里人来人往,伙计们正在忙碌地搬运粮袋,算盘声噼啪作响。一个身材臃肿,穿着绫罗绸缎,手指上戴着好几个金戒指的中年胖子,正坐在柜台后喝茶,正是钱家粮行的老板,钱富贵。

看到县令带着衙役上门,钱富贵一脸惊讶。

这毛头县令到任之初,大家都曾试图去“打点”过。

但都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和他的前任一样,都是不懂变通的木鱼脑袋!

据说这几日已经被“四大堂”打压的喘不过气来了,怎么还有闲工夫来这儿了?

钱富贵翻了个白眼,堆起笑容迎了上来。

“哎呦喂,什么风把县尊大人给吹来了?快请进,请上座!”

徐巍心中冷哼,老狐狸!

“钱掌柜,本官接到举报,说你粮仓防火措施不到位,存在隐患。!鸿-特?小¢说_网¢ ~更/新′最.全*今日特来检查,以保县城平安。”徐巍板着脸,尽量拿出官威。

想找茬,先查消防!

钱富贵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检查防火?

这是什么鬼?

“小店防火向来是重中之重,不知大人听到了何种‘举报’?若是有人恶意中伤,还请大人明察。”

“本官只看事实,不听闲言。开仓检查!”

钱富贵脸色变了变,冲王德发使了个眼色:你家县令发的这是哪门子神经?

王德发赶紧摆手:别看我啊我也不知道!

钱富贵虽气不过,但到底对方是官自己是商,也只能不情不愿地派人去拿粮仓的钥匙。

趁这个空档,王德发将徐巍拉到一边,压低声音,眼神中带着些许不安:“大人,这钱掌柜可是刘老爷的表亲,咱多少还要给点面子的!”

这是王德发第二次提到这个刘老爷了,通过原主的记忆,徐巍知道这是永明县四大士绅世家之一,在县里势力极大,原主初来乍到,还未他们正面交锋就已败下阵来。

徐巍安抚下王德发,表示自己心中有数。

钱富贵打开粮仓,请徐巍进去检查。

粮仓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谷物气味和细密的粉尘。

徐巍深吸一口气,仔细观察起来。

古代粮仓的防火措施确实简陋,但要说立刻就能引发火灾的隐患,一时还真不好找。

角落里悬挂着几盏防风油灯,粮食的粉尘在灯光下飞舞着。

徐巍灵机一动,语气莫测高深:“钱掌柜,你这粮仓……悬得很呐。”

钱富贵干笑着:“悬?大人说笑了,小店防火向来……”

徐巍打断他,指尖捻起一点墙角的灰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