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41章 除夕定策 南山夜话启新篇

第41章 除夕定策 南山夜话启新篇

把小巧温润的紫砂壶,慢悠悠地啜了一口热茶,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瞬间变得更为锐利和深邃的眼神。“急不得。”

他声音沉稳,“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

他话锋一转,语气平淡地抛出一个信息,“对了,你七哥的事,定了。四月四号,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就摆九桌。”

“钓鱼台?!”肖承功差点被一口热茶呛到,咳了两声才瞪大眼睛,“爸,这……老秦叔管这叫‘低调’?”

他想起自己那位一向强调艰苦朴素、反对铺张的亲家公秦颂歌的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哼。”肖镇鼻腔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显然也觉得这所谓的“低调”实在是过分得有些黑色幽默了。

他放下茶壶,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那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说回农村的事,”他把话题拉回正轨,“光靠财政输血、工业反哺,不够,治标不治本。

得想法子,让地里自己长出金子来,让农民兄弟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你在口外镇搞药材种植,那个思路是对的。

万盛这地方,山多地薄,石头山土壤贫瘠,成片种粮确实没出路,但种点耐旱、对土质要求不那么精细的药材呢?比如金银花、柴胡、板蓝根?”

“药材?”肖承功眼睛骤然一亮,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

“公司加农户。”肖镇清晰地吐出这四个字,如同在棋盘上落下一枚关键棋子,“你牵头,以区里的名义成立一个区属的商贸公司,或者更专业点,直接成立万盛制药公司。

公司负责提供优质的种苗、科学的种植技术,最关键的是——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底收购合同!”农民兄弟只管按要求,把地种好。

市场风险、价格波动,公司担大头!确保农民旱涝保收,种出来就不愁卖!

把分散的、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捆到公司这条大船上。

先在一个基础好、干部得力的村子搞试点,摸索经验,成了,再迅速铺开!

如果万盛本地的土地、气候实在不合适某些核心药材,”肖镇眼中闪过果断的光芒,“那就把网撒大点!撒到周边几个更穷、但可能有合适土地和气候的区县去!

地,总有合适的!同时,引进像金陵制药这样的行业龙头,搞合资,搞药材深加工,萃取原药精华,借船出海!

把咱们渝南山区种出来的优质中成药,打出品牌,卖到全国,甚至卖到国际市场上去!”

肖镇的话语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如同精准投下的火种,瞬间点燃了肖承功脑中盘桓多日的迷雾!

公司+农户!保底收购!风险共担(公司担大头)!引进龙头!深加工!借船出海!

一条清晰、可行、极具操作性的发展路径,在他眼前豁然开朗,驱散了所有的迷茫和焦虑。

“爸!您这主意……太对了!”肖承功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眼中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光芒,“就得这么干!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把零碎的土地连成片,直接对接大市场!这才是解决根子问题的办法!”

“光有想法不够,承功。”肖镇适时地泼了盆必要的冷水,但语气中带着鼓励和信任,“启动资金呢?大规模推广的技术支撑从哪里来?

农民兄弟凭什么相信你这个‘保底收购’不是空头支票?

这些关键环节,都得砸实了,一步一个脚印。”

他顿了顿,点明资源,“港城那边,家里神龙集团的家族信托基金会,该用的时候就不要犹豫,那是留给你们发展实业的底气。

你陈雪茹阿姨那边,她那个以扶贫着称的发展基金会,该张嘴就别不好意思。资金和技术引进,是敲门砖。”

“我明白!”肖承功重重点头,思路从未如此清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跃跃欲试的冲动交织在心头。

他又想起一事,“对了爸,您上次电话里提的那个关于西北治理的‘组合拳’点子,我跟四姐夫潍州也深入交流了,他特别认同,觉得切中要害。

年后他就准备以地方名义,向肖政堂基金会申请专项的西北基础教育发展基金,打算大面积铺开基层扫盲和普法宣传,同时尊重民族同胞的信仰习俗。

他说您强调的‘教育奠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