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四合院:向东的火红岁月 > 第3章 成了地道儿的京城人

第3章 成了地道儿的京城人

日头逐渐升高,街道办院子里也是人来人往。首发免费看书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com

王姨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向东,让你带的证件资料都带着,没有什么遗漏吧?”王姨再次确认道。

“您信中说的,我都带着呢,照片我也专门拍了近照,没用以前的。”向东连忙从内兜掏出一小摞证件材料,摆列在王姨的办公桌上。

王姨在办公桌前微躬着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来一个文件袋,小心的装进去并系好了白绳儿。

“走吧,趁书记和主任这会都在,户口、粮食关系、房子过户,今且得忙呢。”

说着就带向东出了办公室,朝着书记的办公室走去……

等向东和王姨从粮管所出来后,阳光撒在身上,己显炙热。向东捏紧了手里的粮本。

幸好一路有王姨这个科级干部,刷脸带着忙前忙后。

不然凭自己按部就班跑下去,十天半个月都不见得能成。

看着额角见汗的王姨,向东满是感激,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王姨仿佛察觉到了向东的目光,把额前散乱的头发撩到耳后,微笑着对向东说:“再坚持坚持,争取在中午下班前把户口和房子落实好了,王姨就带你去吃饭。”

向东一时间感动到有些语滞,重重了点了点头。

王姨对二叔的感情,折射到自己身上,都能这样真挚,可见一斑。

紧赶慢赶,终于在临近下班前,向东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和王姨在南锣鼓巷供销社旁,找了一家公私合营的饭店。向东本想请王姨吃一顿,奈何阆中羞涩,最主要的是没有肉票。

饭店大师傅冲着王姨的面子,肉也是足斤足两,甚至还给了点搭头。

肥多瘦少色泽透亮的红烧肉、汤汁浓郁的红烧鲤鱼、盘子里盛的满满的木须肉、一盘大蒜炒猪肝,西个肉菜外加一斤大馒头。

这年月不像后世,现在大家肚里都没什么油水。这一桌也让饭店里其他食客暗自咂舌,时不时的瞥一眼。

后世而来的向东,虽然心里不觉得什么,但嘴里不禁开始分泌起了口水,涌出了最原始的渴望。

“快吃吧,别傻愣着了。”王姨也察觉到了向东的异常,捡起大白馒头递给了向东。

这顿饭吃得是美滴很!美滴很!大多都进了向东的肚子里。味道好,分量足,临了还拿馒头把盘子擦的雪白。

没办法,身体到处都缺油水,特别是向东这种,从小就习武的青年人。

过了饭点,店里也就没什么人了。饭店公方经理给沏了两杯高沫,很有分寸的客套了两句。

吃饱喝足后,王姨就领着向东去了街道办隔壁的派出所。

途中王姨一路提点着向东,详细的讲了二叔这个上级好友。

派出所所长名叫陈豫成。和二叔在多年的工作中配合默契,性子也合的来。虽然是二叔的上级,但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但来的不巧,办公室的公安干事告知,陈所长去区里开会去了,回来时间待定。

向东只好跟着王姨,由公安干事领着,取回了二叔的一些贵重遗物,主要包括存折、现金、票据等。还有就是95号院儿里的房门钥匙,和一只上海牌防震手表。

最后还签收了烈士抚恤金,及一面写着光荣之家的铁牌等。

正要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面容姣好女公安干事,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双手递在了向东胸前。

“这是我们大家自发凑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女干事神情肃穆,语气坚定,仿佛不容拒绝。

“这……”向东一时间有些拿不准主意。

物资匮乏的年代,公安干警们都不容易,背后都是一大家子人。再者,自己的二叔有国家抚恤,他也不希望看到,紧衣缩食的同事们如此。

基于此,向东准备婉拒。

“向东收下吧,你刚来京城,身边也没个长辈亲戚,手头宽裕点,遇事也能应个急。”

还没等向东拒绝,王姨就发话了。

还得是你啊,王姨。我刚放到包里的信封中,二叔留下的现金可不老少,存折上的数字还没来得及数。更何况抚恤金摸着也挺厚,真不缺。

当然这些心里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人有亲疏远近,向东也心知肚明,王姨是为他着想。

于是双手接过信封,道了声谢,庄重的对着办公室里的人群鞠了一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