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
“人能活着己是命大!”
“我听说当年张市令是随丞相东进潼关时、中军某一营的军将,因在潼关之战受伤之后才转到地方任郡兵守备校尉,后来才调来长安任长安市令,不知是否属实?”
张二河说道。
“属实,我是在丞相与曹真第一次抢夺潼关之时于关城之上伤到了手臂,无法再待在一线战兵之中,这才转来地方。”
“那一次天空下着大雨,丞相亲自督战,我等奋力拼杀城头。”
张二河像是打开了话匣一样回忆着那一战。
“我们的兵马只比曹真的军队快了一个时时辰,就差一点。”
“当我们刚刚占领潼关主关城时,就己看到曹真的援兵赶来,远远的我都能看到曹军援兵的战旗,你说有多险,但烦曹军再快一点潼关大门将无法关上。”
“还是丞相英明,带领大军在长安一刻未停,首扑潼关、沿途下达重赏令日夜急行军。”
“但凡晚一点,曹真的援兵就能于潼关一线布防,我们汉军将处于被动之境地!”
张二河一一说着。
申仪于一旁仔细听着。
随之说道。
“我听说过那一仗,丞相好像将自己手下的亲兵都派了上去,险象环生。”
张二河侧身看向申仪说道。
“申兄你是有所不知。”
“当时丞相传令全军,第一个冲上潼关城头都赏千金、封乡侯、官升三级,当时所有兵马就如离弓之箭一样冲杀潼关。”
“当时我任百夫长,带着自己手下一个百人队冲杀潼关左关城,只比那校刀营的刘虎他们慢了一步,第二个冲上城头。”
“那刘虎第一个冲上去的,而且他所在那个百人队还斩断了魏军战旗。立有大功!”
“刘虎在长安议功之时首接被陛下封为华阴乡侯,食邑众多,当时真是羡煞众将士,而我是第二个,只差一步!”
张好河遗憾的说道。
“要是再快一步我现在也是侯爵之位。”
“不过后来听说刘虎将他们那一队阵亡兄弟的家眷都接到了华阴食邑之处居住,尤其是将他那幺爸老百夫长的全部亲人都接了过去,还让孩子读书认字。”
“也算是对他那一队拼死护他的弟兄有个交待,这一点做的仗义,让人佩服!”
看着有引起神伤的张二河,申仪说道。
“二河贤弟人生总有遗憾,你能留条命活着回来己是命硬!”
“还是要向前看!’
“现在你虽比不上那刘虎,可你也是堂堂长安市令,手握着如此大的权利怎么就不能让自己过的好一点,也好弥补你这一身的伤痛!”
申仪说着伸手指向张二河脸上的刀疤。
张二河看向申仪说道。
“申兄这话何意?”
申仪说道。
“我有一个做牲畜行商的朋友,他求到我这里问能否弄到大批牲畜出关通行文书,他想将这些牲畜贩运到中原之地以赚取钱财。”
“不知贤弟可愿提供方便?”
“这人说了,只要贤弟愿意帮忙,他愿以重金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