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禁卫军 > 第339章 最新突破

第339章 最新突破

五分钟后,戈辉和刘文涛一起坐进了龙旗轿车,兰方舟给头车打出手势,头车发动,兰方舟这才坐进戈辉所在的第四辆龙旗轿车,十辆龙旗车顺次驶出外事局大院。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就在戈辉和刘文涛赶往特区工业局后面的凤凰技术大厦时,一则来自德国柏林和汉堡的消息震惊了世界。

德国时间九月六日(有时差),德国汉堡工人为了抵制标洛政府提出的新生产方式(流水线),举行了第二次群众性政治停产(第一次是1906年1月7日,这一次是我加的,你在历史上找不到)。

为了呼应汉堡工人停产,柏林的摩押人区(工人区)十万工人举行停产行动,他们更加反对新生产方式,工人与德国军警直接开战,工人的抵抗相当顽强,柏林的街垒越来越长。

德国工人为什么反对新生产方式呢?

德国以前的生产方式,工人参加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对工人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很多学徒工或辅工,甚至需要跟着学习十年,才能成为工长级工人。所以技术一流,经验丰富的工人,非常吃香,地位极高,变得不可或缺,是工厂的宝贝,连工厂主都要高规格礼遇他们。

这样的生产方式,能生产出质量非常过硬的产品,但也有一个不能回避的弊端,就是慢,效率不高,主打一个慢工出细活。你还不能催,万一产品质量下降,谁的责任?

而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联合提出的新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高技术、高经验工人的作用。工人不必参与产品生产的全部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只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环节,工人能快速的熟练,快速的胜任,快速的专精,也能随时被替代。高技术、高经验工人不再像原来那样重要,不可或缺,他们和学徒和辅工一样了。大家都一样了,原来的待遇、地位也就没有了,这样的落差,他们不能接受。不接受,就要想办法改变,他们想到了像以往那样的停产行动。

一直被打压的社会民主党残余,再次找到了天赐良机,他们咨询了列宁,吸收了沙俄工人的斗争经验,决定采取政治总停产的斗争行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破坏机器,破坏工厂的极端行动。就这样,他们在九月六日,在汉堡和柏林同时发动政治总停产,柏林摩押人区的工人更加激进,筑起街垒,直接攻击军警。

解释一下美国和前毛熊国的流水线情况,美国人发明的,从福特t型车开始的,美国工人接受这样的生产方式,为什么我也查不到,真查不到。前毛熊国接受流水线,一是s2赛季的特殊情况,战争需要,二是毛熊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人更容易接受新东西,至少能节省体力。后世的龙国也一样,生产力水平更低,几乎就是从零开始,直接上流水线,工人以为本来就是这样。戈辉的北方特区就是这样,直接上流水线,工人没有其它想法。

以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为首的德国高层,深刻意识到德国出现了极为严重政治危机,很可能更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德国高层齐聚波茨坦宫开会,商量工人停产的问题。,k-a′k.a-x`s.w^.!c+o.m,据情报显示,工人停产,背后是社会民主党残余在起作用。

内政大臣马茨-胡梅尔斯和财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联合提议:“暂时停止推广新生产方式,缓和政府与工人的矛盾,应该采取以点到面,从小到大,小规模的开始,逐步扩大的方式推广。比如先在新建工厂里推行,然后逐步向其它工厂扩大。”

提尔皮茨和毛奇一起反对,提尔皮茨质问胡梅尔斯和聚勒:“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吗?中东发现石油了,谁都想在中东分一块地,就连戈辉都想分一块,要知道,他的海军连块舢板都没有。德国距离中东地区,至少在五千公里以上,中东的石油靠什么争取?靠巴格达铁路吗?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我告诉你们,德国等不起。我们能依靠的只能是战列舰,还有dg-06半自动步枪(德国版fa-1903-c)。如果以现在的生产方式,我们是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需要的,必须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流水线生产方式,也只有这样的生产方式才能让我们的后勤源源不断,才能让我们一直赢最后。”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工人停产,就停止新生产方式的推广,因为一次的退让,很可能会换来更大的规模的停产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