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277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第277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眼泪混着脸上的灰泥,倒比笑更让人动容。

旁边几个同中二甲的举子互相道贺,相邀同去酒楼喝一杯,庆祝彼此高中,喧闹声里,尽是扬眉吐气的轻快。

可再往下,到了三甲的地界,空气就沉了许多。

有个戴方巾的老举子,头发都已花白,手指在“同进士出身”的名单里划了半晌,终于找到自己的名字,嘴唇翕动着,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他身后跟着的小厮想道喜,却见他背过身去,对着宫墙的砖缝发呆,便把话咽了回去一一他年轻时立下宏愿,一日不中二甲,一日不娶,不想他连考了五科,还是不能如愿,难道他还要考第六科,等七十岁再一树梨花压海棠?

更有年轻举子,原是乡邻眼中的神童,自恃才高八斗,见自己竞落在三甲末尾,顿时涨红了脸,猛地将手里的折扇往地上一摔:“这般名次,与落第何异,羞煞我也!”

旁边有人劝道:“好歹也是进士身,将来总有机会”

他却不听,袖子一甩,头也不回地挤出人群,背影里满是少年人的傲气与颓唐。;3卡o\ˉ卡+?小?,>说%×?网o? !??无%[错¢)e内%¨§容|]?

日头慢慢爬高,榜单前的人影疏了些。中了二甲的互相挽着往酒楼去,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三甲的大多沉默着,或独自徘徊,或结伴离去,脚步都有些沉重。

唯有那朱漆牌上的名字还在风里静立,一甲的烫金大字耀眼,二甲的墨迹清淅,三甲的小字也工工整整无论欢喜还是失落,这张黄麻纸,终究给无数个寒窗苦读的日夜,画上了或浓或淡的句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取仕的细节流露出来。

比如,原来一众考官推荐的状元是莫俦,榜眼是陈桷,探花是赵樘,赵佶只是第四名。

可不知什么原因,赵保只说了一句“可惜了这好文采”,就让莫俦与状元之位失之交臂。

不少人都分析,应该是莫俦的策论观点偏了,不得赵保的心意。

可奇怪的是,赵保没有点陈桷担任状元,而是将本来没有资格进入一甲的赵佶点成了状元。很多人都在怀疑,赵保让自己的兄长担任状元,是不是有些徇私舞弊,毕竞赵佶放弃王爵、自愿应举的行为本就惊世骇俗,如果不能一举夺魁,或将成为笑话,这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坊间的议论归议论,圣意难测,谁也不敢妄加揣测。

只是这结果,无疑在朝野内外投下了一枚震撼人心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

当然,因为赵保将自己的三个儿子的成绩全都取消了,没有占这科的任何名额,又为赵保的公平公正和皇子、宗室不与民争利带来了很多说服力。

所以,尽管朝野内外对赵佶状元及第之事议论纷纷,但很多人对赵保的公正无私多有赞誉。人们私下里谈论着这场科举的种种异象,尤其是赵佶的横空出世,更是成为了茶馀饭后的热门话题。

不久,赵保在琼林苑举办“琼林宴”,宴请新科进士,以示恩宠。

可能是听到了外面所传的风声,宴会之上,赵保特意让人将这科殿试的朱卷拿了出来,并指着被自己钦点为状元的赵佶的朱卷,欲盖弥彰道:“单单端王这手字,便值两个状元,诸位爱卿以为如何?”不得不说,赵佶的瘦金体是真漂亮,在米芾和黄庭坚已死的情况下,当今世上,恐怕也只有蔡京的书法能与赵估一较高下了。

在场新晋的进士中,不乏书法高手,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赵保说得不错。

所以,在场之人,大多附和赵保,夸赞赵佶的字。

可问题是,科举考的是策论,考的是对时局的看法和治国理论,不是书法。

很快,就有人发现,赵佶的观点和莫俦的观点一模一样,但莫俦言之有物的策论肯定要比赵佶假大空的策论高出一些。

也就是,不看所谓的字的情况下,赵佶肯定拿不到这个状元。

赵佶看到莫铸的朱卷了之后,也变得心虚无比,他偷偷地看了赵保一眼。

赵俱示意赵佶不用担心。

接着,赵保朗声说道:“端王虽有状元之才,然宗室离不开端王,且若真教端王放弃王爵,朕无颜向先皇交代?故夺去端王状元之位,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