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想逃避责任,典型的能惹事不能扛事,而把皇位匆匆传给了赵桓,致使出现靖康之耻,直接沦为亡国之君,成了金人的俘虏,一下子就从中兴之主变成了亡国之君的反面典型。
人们往往会对一个王朝的前两任开国君主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皇帝更尊敬与推崇。
人们总觉得,像朱元璋这样开局一个碗都能一统天下,如果给他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那他还不得成为地球的球长啊?
但其实真没这么简单。
白手起家的确一无所有不假。
可一无所有的同时,创业者面前也不会出现诸如党争、各方势力强大、贪污腐化、财政赤字、流民之乱、地方拥兵自重之类的糟心心事。
这就好比一个人单身,穷是穷了点,每一点点进步,都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优化,但如果是什么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婆媳翁婿关系紧张之类的全都凑到一块,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叁巴墈书旺 埂鑫罪快从而在一个王朝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中兴之主的含金量,那就是在于他需要在背负了众多debuff的情况下,把最终成绩从一个负数搞到正数的高分,虽然他有很多帮手,虽然他也的确掌握了部分帝王的名分与权威,但依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这么一看,差一点就成了中兴之主的赵佶,是不是也没那么差?
所以,知道赵佶还是有点东西的赵保,这些年也让赵佶干了不少事,比如当皇家的艺术总监,帮赵保修建延福宫,监管赵宋王朝的瓷器、玻璃制品,成为大宗正寺卿管理宗室。
不得不说,这人啊,只要是用对了地方,还是能发光发热的。
在赵侯的合理安排下,赵佶渐渐展现出了他在艺术与管理上的非凡才能。延福宫在他的精心督造下,虽然投入不大,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成为了京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甚至就连外国使节来访,也无不赞叹其宏伟壮丽。而赵宋王朝的瓷器与玻璃制品,在他的监管之下,工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不乏传世之宝,就连其中的制式商品,远销海外,都为赵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与财富。
而大宗正寺在赵佶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数量不少的宗室几乎没给赵保带来任何麻烦。
这么说吧,如果不去看历史上的赵佶的所作所为,只看赵保登基以后,赵佶的表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贤王。
至于赵佶年轻时逛青楼狎妓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被人忘记了。
赵保让人去宣赵佶觐见。
不多时,赵佶身着华服,步履稳健地步入大殿,他的面容中带着几分沉稳与内敛,昔日的放荡不羁似乎已被岁月磨砺得无影无踪。他躬敬地向赵保行礼,声音清澈而有力:“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赵保说。
等赵佶起身后,赵保问他:“端王来朕这里所为何事?”
“按《宗室新训》,臣已将宗室新的爵位统计完成了,现特请陛下批示。”赵佶说。
其实,虽然赵俱在皇子、宗室的管理之法上做了巨大的改革,但对宗室的爵位影响并不大,至少是对已经获得了爵位的宗室影响不大。
但这并不是说,对宗室就没有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铋不是死了嘛,他的儿子之前因为还没有成年,并没有获得爵位。
如今,按照新的宗室管理规定,也就是《宗室新训》,得有一个赵铋的儿子,递降袭爵。
赵佶推荐的赵铋的嫡长子赵有奕,袭赵铋的爵位。
因为赵泌原来是王爵,赵有奕袭爵之后,就变成了嗣王。
赵秘留下的另外两个儿子赵有恪和赵有常就没有爵位了,得进入太学或者武学学习和考试,才能获得爵位。
以赵铋的情况为例,赵佶重新制定了宗室爵位,来请赵保定夺。
赵保一边翻看赵佶呈现的奏章,一边问:“宗室对新政有何反应?”
赵佶如实答道:“褒贬不一。”
赵保随口问道:“如何褒贬不一?”
赵佶答:“已然获得爵位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