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忙碌的母亲,心疼地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真的不用特意为我准备一顿饭。”
说完,他转身走向客厅的医药箱,拿出一些消毒用品和创可贴。刚才仔细凑近一看,发现母亲的手上起了几个水泡,手指也不小心被划伤了几片。
汪楚覃轻轻地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棉签蘸取消毒液,轻轻擦拭着母亲的伤口。然后,他细心地为母亲贴上了创可贴。
“好了,妈妈。”他温柔地说。
看到儿子如此懂事,汪母心中充满了自责。她原本想好好做一顿饭来安慰儿子,却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最后还需要儿子来帮忙处理伤口。
“妈妈,你饿不饿?要不我来给你做顿饭吧?”汪楚覃的语气充满了温柔和关爱,他那双明亮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母亲。
就在这一瞬间,汪母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汪楚覃,那个总是跟在她身后的小尾巴。还没等汪母回答,汪楚覃就已经站起身,走进了厨房。
汪楚覃熟练地排开堵塞水槽的杂物,然后拿起抹布仔细擦拭着桌面。接着,他打开冰箱,挑选出几样新鲜的食材,熟练地清洗并开始烹饪。
汪母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惊讶。她不知道儿子是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而且还做得如此熟练。
半个小时后,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餐桌上,有炒青菜、红烧肉、糖醋排骨和清蒸鱼,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汤。
汪楚覃解下围裙,洗净双手,看到母亲仍坐在沙发上,他急忙走上前去,拉起母亲的手说道:“妈,快过来吃饭吧,尝尝我做的菜,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家里为您做饭呢。”
说着,他推着母亲走到餐桌前坐下。汪楚覃先为母亲盛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汤,然后细心地为她准备了最喜欢的糙米饭,并夹了几块锅包肉放在母亲的碗里。
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的泪花,汪楚覃笑着安慰道:“妈,别难过,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自己,也可以照顾好您。以后我会经常给您做饭,让您感受到我的爱。”
母亲擦了擦眼泪,感动地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她之所以如此深深地自责,完全是因为当她看到汪楚覃回到家时,似乎状态有些不对劲。他既不出门,也不吃饭,更不与外界交流,而是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这种情况与他四年前的状态如出一辙。
那时,刚刚结束一个奥运周期,汪楚覃就像现在这样将自己深埋在家中,拒绝见任何人,也不说话,甚至连饭都不吃,最终因身体虚弱而晕倒,被父母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诊断后告诉他们,汪楚覃患上了厌食症和轻度抑郁症。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更容易发生在性格内向、沉闷且自闭的人群中,但汪楚覃一直以来都是个非常开朗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患上这种疾病呢?这让他的父母感到十分困惑。
为了帮助儿子康复,汪父四处寻找熟人,动用一切可用的关系,不仅在北市,还联系了国内外的专家,为汪楚覃安排了心理疏导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汪楚覃终于慢慢恢复,并重新开始训练。
然而,这次汪清敏锐地察觉到,汪楚覃目前的状态与当年极其相似。他突然回家,不再参加训练,也不进食,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让她忧心忡忡。
汪母满眼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目光温柔地落在汪楚覃身上。而此时,汪楚覃正端着一碗热汤,小心翼翼地走到她面前,试图叫醒正在发呆的母亲。
"妈?妈?吃饭啦,别发呆啦。" 汪楚覃轻声呼唤道。
汪母仿佛从梦中惊醒般,猛地回过神来,有些茫然地应道:"啊?哦哦,妈妈刚刚走神了,抱歉啊儿子,我没听清你的话。"
汪楚覃无奈地撇了撇嘴,再次重复道:"我说让你吃饭呢!"
这是一段难得的母子相处时光,温馨而宁静。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的汪楚覃表现得异常大方,毫不顾忌形象地大口吃起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仿佛要把所有的美味都尽收口中。那满足的表情和愉悦的神态,让人不禁感叹他真的很享受这一刻。
相比之下,汪母却显得心事重重,她默默地注视着儿子,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她在思考是否应该询问儿子最近为何如此反常,因为他突然停止了训练并整天待在家里,这让她感到十分不安。她既害怕儿子会因此生气,又担心他可能遇到了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