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印刷的越多,成本就越便宜,这个道理即便是放在原始社会,那也照样实用。.白*马`书,院? +庚?薪*嶵~全*
比如生产纸浆,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生产一百斤和五百斤,在难度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故而生产的越多,成本反而越低。
再比如印刷,印刷一册图书也是用到一副雕板,印刷一千册也是这一副雕板,印刷的数量越多,平摊到每一册图书的成本也就越低。
“熊木,在除夕之前,交待你们的印刷任务能不能完成?”
熊洪考虑了一会,便开口问道。
“如果中间不再增加新的书册,那应该没什么问题。”
熊木只是略作思考,便确定地回答了出来。
熊洪点点头,印刷坊的技术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前段时间教材印刷完毕之后,所要印刷的,都是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分属于各个工坊,就像《农事》一样,虽然是一个重要的书册,但里面的内容并不算太多,拢共也就七八千字。
对于雕板雕到手软的匠人们来说,也就是十几个人两天的工作量。
而藏书院中所收录的书册,目前绝大多数只是有个手稿,第一批122册工坊技术图书以及熊洪撰写的《西方志》等20余册图书中,基本上都还没有进行雕板。
相关的雕板计划,也都整理提交给了木根,这就需要明观院以及其他工坊的配合了。
当前可以成为大量印刷成品的,只有熊祀负责整理的、近几年来熊部落祭祀的祭文以及各个部落祭天的祷文,因为整理起来相对简单,故而率先完成编撰,交付印刷。
所以现在藏书馆虽然建造起来了,但除了学习《祈文》和一至五年级的教材外,别的什么也学不到。
所以熊洪才会问熊木,能不能完成这样的一个任务。
得到熊木的肯定,熊洪自然心情大好,这个具有图书馆意义的藏书院,要是早一点有书册可供阅览,族人们就能早一点去学习。?w_a~n,b!e?n`g_o^.?c/o~m*
“好,那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如果再有新的书册出来,就往后依次排队印刷,反正部落有的是时间。”
熊洪很理解印刷坊的难处,故而在除夕之前,给熊木的任务,也就是将150本书册给完成三分之一,各刊印200本出来,等部落集议的时候,让这些村长给带回去。
当然除了给各个村子、营地送上两套外,剩下的,都放到藏书院中,一部分储备,一部分则作为日常翻阅的书册,供族人阅读。
至于向其他部落“出售”或者“赠送”的书册,目前还没有打算印刷,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其实熊洪还有很多东西想要熊木雕刻印刷出来,但看到熊木顶着的两个黑眼圈,最终还是于心不忍,况且现在也不是很紧急的事情,于是就放过了熊木。
当然,必要的给压力还是要的。
“等除夕结束,到明年开春,150本图书的印刷任务应该就能完成了,我希望在春耕结束之后,族人夏季学习开始之前,有一本字典,可以让只是初步掌握一些文字的族人可以自学。”
字典,后世的熊洪很是熟悉,毕竟当初在学习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一些读音、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只要在字典里找到这个字,基本上都能了解个大概。
而熊部落所要求的字典,比后世更加简单,甚至对这个字的意思,也不需要解释那么多,或者说,熊洪所要制作的字典,可以称之为词典。
“字典?那是什么东西?”
熊木有些疑惑,但还是先问一下,避免到时候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族长的任务,耽误部落的发展。
“我是打算将现在部落常用的字词给整理到一本书册中,这样一来,族人在日常学习也好、藏书馆翻阅也罢,遇到不会的字词,都可以通过查阅这种字典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熊洪畅想了一下有了字典的情形,“到时候,藏书馆或者族人的住处,只要碰到不会的字词,自己去翻阅,就省去了找教授找教育院的麻烦。”
熊木一听就知道这玩意有多大的作用,现在部落的教学,如果遇到不明白了,再没有老师来指导,那你就是学不会。
尤其是文章这方面,虽然很多族人对写这个深恶痛绝,但不可否认,部落里现在大部分的任务或者重要的通知,都是通过这种文章的方式发布出来的,像以前那样派一个族人在人群中利用人力挨个宣传的情况,基本上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