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夜晚帮长公主“疗伤”
身在陈园之中的陈萍萍,一闻讯便急如星火,速速赶往皇宫。他乘着轮椅,由人推送至庆帝御前。庆帝彼时正蹙眉凝视着一本奏章,神色凝重。待陈萍萍之身影映入眼帘,他骤然怒火中烧,将手中奏章猛地掷于地上,厉声道:“陈萍萍,你这监察院院长,究竟是如何履职的!”“监察院职司监察百官,为何那逆子与两位皇子之事,你竟一无所察!”“若非老六实力非凡,恐怕早已命丧那逆子之手!”“如此,朕岂不是一日之间便痛失三子”他言辞之间,虽明指太子勾结北齐之事,然字里行间,实则暗讽李承运隐藏之深,以及鉴察院竟毫无察觉。陈萍萍素来对庆帝心思洞若观火,一听之下,便已洞悉其言外之意。于是,连忙躬身告罪:“臣有罪,鉴察院近期确是有所松懈,臣归去后,必严加训诫,以正视听。”“陛下宽心,此番臣必亲自部署,定当竭尽全力,查明此事,届时再向陛下细细禀报。”言罢,陈萍萍在轮椅上躬身以待。庆帝闻言,神色略显缓和:“你肩负监察百官之重任,百官之中,亦包括朕的儿子,往后万万不可有丝毫疏忽!”陈萍萍微微低头,恭谨回应:“臣明白,臣定当增派人手,更尽心竭力地为陛下监察百官。”二人言语间皆提及监察百官,实则心中所系,皆为监察李承运。庆帝又随口吩咐了几句,陈萍萍便乘着轮椅,缓缓离开了皇宫。归途之中,陈萍萍目光深邃。实则,自上一次李承运显露实力之时,他便已开始暗中调查其人了。然而,时至今日,他竟丝毫未能查出李承运究竟于何处习得那等高超武艺。更不解其身旁那位姓黄的马夫大宗师究竟从何而来。陈萍萍心中笃定,之前李承运的身边绝无此等姓黄的马夫。更不必言其为大宗师之身。乃至整个京都,亦无此人丝毫踪迹。这位黄大宗师,犹如自石缝中凭空而出。令陈萍萍心生浓厚兴趣,遂决定寻机亲自会一会李承运。……夜幕降临。长公主居所之内。李承运借着月色,步入长公主的闺房。李云睿闻得动静,显然早有预备,即刻令周遭众人退下。此刻,屋内仅剩李承运与长公主二人。李承运毫不客气,径自坐至李云睿身旁。长公主也不在意,轻声细语道:“承运,今日之事,实属突兀,又凶险异常。”“李承乾将一切告知于我后,我即刻便欲寻你,奈何终归迟了一步。”“否则,你本有机会避开这圈套,无需亲自动手杀他。”“而今,你已手刃李承乾,势必引起陛下的猜忌。”“我那皇兄,最不喜有人超脱其掌控,尤其如你这样的儿子,故而你需小心为上。”“他性情冷酷至极,绝不会顾及父子之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你万万不可不防。”李承运轻轻点头。长公主所言,即便她不说,他也知晓。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比庆帝更为了解庆帝。毕竟,庆帝未曾读过原著,亦未尝看过电视剧,而他,却已熟知一切。 望着眼前满面忧色的长公主,他的心境,不禁起了微妙之变。今日于城外,他实未料到长公主竟会携自身势力前来搭救,此举风险甚巨。李云睿甘愿冒此风险,足见其立场坚定,站在他这一边。这让他对长公主的态度略有改观。他注意到长公主脸色仍显苍白,心中一动。李承运沉吟片刻,言道:“姑姑,我看你伤势未愈,不如让我以真气助你疗伤,我的真气在疗伤方面颇有成效。”此言既出,长公主眉头先是一蹙,旋即舒展,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她伸手轻抚秀发,柔声言道:“那就有劳承运了。”李承运微微一笑:“无妨,耗时不多。”长公主起身,行至床边坐下,示意李承运近前:“此床颇为宽敞,应适于疗伤吧”李承运审视大床,点头应允:“足矣,疗伤无需太大地方。”两人盘膝对坐于床榻之上,李承运正欲施展疗伤之法。长公主忽而略显扭捏,轻声问道:“这疗伤之法,是否需得宽衣解带,方能更为奏效”李承运略一沉吟,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按理说,衣物或许会阻碍真气的流通,疗伤之时穿着衣物,或许进度会稍缓。”“不过,我未曾为他人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