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公孙庆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了,他断然是不会再去找楚轩和魏征的麻烦的。
要是事情真的最后完全败漏了,那么就全都是他的责任,唐太宗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就在公孙庆刚刚把自己的家人们都遣散的时候,一队人马冲了进来。
他们直接就把公孙庆的府邸给保卫起来了。
百骑兵倒是非常的干净利索,为首的冲进来之后说道:“不许动,全都放下手中的东西,敢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大批人进来了之后直接就把公孙庆给控制住了。
随后,他们就有人到了书房里,果不其然,公孙庆在书房里已经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了。
这个时候才是他大难临头的日子。
这人取出自己怀里的文书,大声的宣读道:“经查询,公孙族人性情恶劣,教子无方,并勾结地方官员为祸一方,且有嫌疑召集死士抢夺囚徒,今奉圣明,压至大理寺查办!”
听完这番话之后,公孙庆知道自己再无出头之日,缓缓站起身来接受命运的审判。
两个人走上前,给他套上了枷锁,随后把他押出了屋子。
跪在外面的公孙家的上上下下已经哭成了一片,每个人的眼圈都通红。
本来他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突然之间就化为乌有,变成了阶下囚。
不过多时,普宁县的县令也被拿下了,县里所有人都被抓走了,一个都没能幸免。
为了普宁县的事情有人管,最后留下来了一个清白主簿。
经过这么一番查探之后,所有的涉及地方全都发生了地震般的转变,普宁县的官场基本上都被洗劫一空了。
唐太宗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生气,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县城竟然能够发生这样的事情。
更让他生气的就是,公孙家的人竟然为了这么几辆破马车就想杀人越货栽赃陷害,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再后来的时候审问出来他们竟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原来的时候还经常强抢民女。
然而他们的长辈知道了之后,不但不惩罚他们,反而用自己的手段帮他们把事情的真相掩盖过去,颠倒是非,把那些受伤的人抓到大牢里,甚至要把他们家的人全都杀害了,来掩盖自己孩子的罪行。
这些富家子弟哪里受过这样的苦,他们被送到大理寺之后,就直接在那些严酷的刑法面前吓得尿裤子了,一桩一桩的丑恶之事在他们的嘴里被说了出来,大理寺的人连忙派人去县里查证,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事实。
一开学的时候搞死了公孙庆,还有几个官员都不承认自己干的这些事情,说什么这些都不是自己做的,但是无可奈何,他们家里的这些败家子已经把事情都抖落出来了,有这些口供在,他们只能认罪。
就在公孙庆把自己的罪行全都承认了之后,他立刻把自己的同盟们都说了出来,试图减缓自己的罪行。
但是现在他说太多也没有用了,他的行为已经让唐太宗非常的愤怒了。
本来唐太宗认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奋斗之后,大唐的这些有权势的官员都应该有所收敛了,可是没想到这帮官员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勾结在一起,并且为祸一方。
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把唐太宗给气坏了,虽然他也清楚大家都像朝廷里某些大臣一样清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的德行稍微有那么一点缺失,唐太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现在这帮家伙却勾结在一起,仗着自己的权利肆意横行,这就不可饶恕了。
这件案子发生之后,唐太宗命令大理寺以最快的速度结案,大理寺根本就不敢怠慢,立刻派出自己手下的人日夜不停的审问,并且派人去坊间查证,案子审问的速度也是很快就提了上来。
当这些犯人的精神防线被打破了之后,把自己的罪行就完完全全地抖出来了,根本就不敢抵赖,现在他们的口供可以说是都非常的一致,根本连查证这一环节都省了,直接就可以定性了。
可以说经过了这一次审问之后,普宁县以及周围的官场差一点都被一扫而空,也不知道该如何运转。
唐太宗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念在了原来公孙庆曾经有过功劳,没有把他杀了,而是让他们全家都流放了,留了他一条狗命。
但是他的儿子胆大包天,平日里在自己的地盘上也是做恶多端,所以就直接被判斩首了,其他的纨绔们也是帮着坏人做事情,所以也没留他们几个的狗命。
这些坏人们还有几个牵扯到了朝中的一些官员,本来唐太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