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在大秦长生,始皇羡慕坏了 > 第97章 孕育出了新的生命

第97章 孕育出了新的生命

“这个装置是由墨家工匠精心打造的,它集播种与耕作功能于一身。

最初需要人力或畜力来操作,但经过墨家的改良,它融合了机关兽的构造。

在使用前只需转动扳手,激活内部的齿轮,它便能自动工作……”

机关兽的构造,林天并不十分了解,这是这个世界独有的高深技术。

墨家的机关兽,如朱雀、白虎等,已经相当惊人,而公输家的机关兽更是超乎想象。

例如公输仇制造的破土七郎、机关蛇,以及改造的机关无双等,它们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尤其是机关无双,虽然无双鬼已死于盖聂之手,但在被改造成机关人后,仿佛在原本死去的躯体中又孕育出了新的生命。

林天介绍完楼车的用途后,嬴政感到更加震惊。

借助这个装置,竟然能在一天之内开垦数十亩土地?

要知道,依靠人力,一天能开垦几亩地已经非常了不起,这还得是那个人非常勤劳。

嬴政虽然不亲自耕作,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

相比之下,林天后来介绍的木制“自行车”,嬴政的兴趣就不那么大了。

尽管林天说这是代步工具,但与灌溉、耕作、播种的工具相比,它的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来人!”

听完林天的介绍后,嬴政立刻叫人。

很快,有宦官来到嬴政面前,静静地听候秦王的命令。

“召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原名大司农,是负责教导民众耕作的农官。

到了秦国,改名为治粟内史,职责范围更广,但负责农桑事务这一点并未改变。

很快,治粟内史就来到了章台宫,这位治粟内史身材不高,皮肤黝黑,与常年生活在水边的人有些相似。

他看起来有些朴实,见到嬴政后行了一礼,“见过王上!”

之后便不再说话。

“郑国,你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啊!”嬴政开口,感叹了一声。

他身边的林天,不禁多看了来者一眼。

说实话,秦国的治粟内史是谁,林天还真不清楚,没想到竟然是郑国。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合情合理。

郑国是天下闻名的水工,又为秦国修建了郑国渠。

如果没有郑国渠,之前大旱时秦国受到的影响绝对不会那么小,也不可能有余力去消灭韩国。

确实,郑国的贡献巨大。

嬴政对他的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他被任命为治粟内史,却是出乎意料。

嬴政在感慨之后,向郑国介绍了林天带来的几件工具,其中,楼车郑国不太了解,但水车却引起了他的兴趣。

毕竟,他本身就是闻名遐迩的水工,对“水”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

“看起来,似乎有些价值,但是否真能发挥作用,还需实地测试一番!”郑国沉声说道。

嬴政点头表示同意,“寡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最终,经过嬴政和郑国的讨论,他们决定在渭水北岸的农田进行这两样工具的试验。

渭水北岸的平原,向北延伸百余里后逐渐升高,直至河西高原,形成了一片辽阔的土山塬坡区域。

这些塬坡,不高不低,土丘交错,沟壑纵横,靠近河流。

农民依水而居,理论上可以开垦耕种,但实际上却因为临近水源而干旱,土地贫瘠,收成微薄。

即使在正常年份,塬坡地的产量也不及平原良田的三四成。

若遇到干旱年份,可能只有平原良田的一成,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直到郑国渠建成,这片土地才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尽管有了郑国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利用这片土地来测试林天所说的水车,看看这水车是否真的能像林天所说的那样,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嬴政派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两个农业工具运送到这里,然后乘坐马车,带着郑国、林天等人,特意来到了渭水北岸的平原上。

林天也带来了一些阴阳家的人,在他的指挥下,阴阳家的人将水车安装在沟渠中,随着水流拍打水车,水车立刻开始运转。

巨大的轮子转动,将原本河中的水提升到空中,然后通过一根临时用来引水的半边竹子,将水引向更远的农田。

“真的有效!”

看到这一幕,嬴政的眼睛一亮,郑国的目光也变得专注起来。

虽然郑国渠已经开通,关中地区再也没有缺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