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承乾的聪明是满朝文武承认的,李世民觉得谁做老师,似乎都不配,哪个老师懂的没有学生多,到底谁教谁?
第二便是魏征的话。~小·说′宅* \最,新′章~节~更,新`快-
太子已经超越了满朝文武,无人可教,压制天性不如释放天性,谁要教,那就比比文采,谁胜谁为老师。
这可把国子监一群大儒给吓坏了,纷纷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吭声。
太子的诗首首千古绝句,真要比,他们可比不过,输了一大把年纪还要拜十岁孩子为师,说出去都不够丢人的。
李世民同时也看向了人群里的魏征,脑中全是魏征的所作所为,最后不自觉的暗暗点头。
明知故问的说:“太子,此人是谁?”
这演技,啧啧啧!
李承乾都不想吐槽,大家都看向了魏征,这李世民还要来问自己。
问就问吧,还如此刻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可还是要回答。
“回父皇,此人便是谏议大夫魏征,身为儿臣的老师,魏师可以算得上是朝堂的一股清流,如此作风的官员大唐都未必能选出来第二个。”
“都说刑国公和蔡国公是两袖清风,而魏师更甚,有县公之名,宅中却无一仆役,要说刑国公和蔡国公是两袖清风,魏师完全配得上清流之名。”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愣,老脸有些红。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太子会拿他们打比喻。
虽然是大实话,可太子殿下,难道就不考虑一下他们的心情吗?
李承乾可不管两人的想法,为了粮食贸易这巨大的市场,必须要安排魏征过去。
未来关乎战事,不可马虎。
“儿臣曾去魏师家中,发现很多地方都漏风漏雨,上房补瓦之活全由师娘怠慢,询问过后,解释师娘想让魏师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家中繁琐之事,均由她负责。”李承乾说着说着有了哽咽之声,眼眶红红的:“儿臣原想让东宫工匠前去替师娘修补,不料被拒,理由是魏师不收一针一线,要是儿臣派工匠过去,便是收贿受贿。”
这话说的魏征都愣住了。
他府上何时漏风漏雨了?
破是破了点,小是小了些,可也没到漏风漏雨的地步吧?
注意到无数怜悯的目光,魏征原本的感动变成了尴尬,老脸就像是熟透的苹果一般。
程咬金听不下去了,直接站出来道:“魏喷……魏征啊,你说你家中如此之穷,为何不跟俺老程说?等着,今日下朝,俺就让人去给你家修屋顶,怎么能让老嫂子爬上爬下的。”
“就是就是,下了朝俺第一时间亲自去给你修屋子,漏风怎么行?下雪下雨的,老嫂子和孩子这日子怎么过哦。”尉迟敬德也站出来说道,眼神全是真诚。
很多武将也站了出来。
他们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吃香喝辣,人家还住着漏风漏雨的屋子,真是太丢他们大唐的脸面了。
魏征能说什么?
老脸绯红。
知道太子殿下是好意,可这么多人去家中,要是发现没有漏风漏雨,又该如何?
要不要……下朝回去第一时间敲破两片瓦?
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把大家的表情尽收眼底,魏征那样怎么会没看见。
很快明白李承乾这是在给魏征说好话。
可……说好话就说好话,竟然敢在太极殿睁着眼说瞎话,不知道是欺君之罪吗?
一个三品大员住破屋子,得亏李承乾说的出来。
行,不是破屋子嘛?
朕倒是看你怎么圆。
“李大亮。”李世民喊了一声。
身为工部尚书的李大亮正在感慨魏征家是真的穷,要不要下朝让工匠去看看,不料被点名了。
他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连忙出列紧张的道:“臣在。”
李世民:“魏大夫乃是大唐的肱骨之臣,住着破屋子,你们工部如此之多的工匠,难道就不知道帮一把吗?”
砰!
李大亮吓跪了,哆哆嗦嗦道:“臣……臣失察,还请陛下恕罪。”
“哼。”
李世民佯装生气道:“命工部,今日便去给魏征府上修补房屋,一定要用好的材料用,所需费用,从国……朕的内帑出。”
“喏。”李大亮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中有些埋怨。
工部啥时候还要管大臣家中的屋顶?
魏征瞪大了眼。
还好李承乾不慌不忙的说道:“父皇,不用了。儿臣见魏师实在是过的太清苦,想要直接给银钱,可又想到魏师肯定不收,便给魏师找了一份工,工钱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