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152章 小孩身心健康

第152章 小孩身心健康

老子提的意见?

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内心的想法,继续说道:“前几日开始,长安洛阳等地便出现了低价的粮食,朕派百骑司去调查,竟然是五姓七望所为,你有什么看法?”

低价粮?

这事对李承乾来说,当然是好事啊。

粮价低了,百姓都不愿意种田了,劳动力不就有了吗?

可他不敢说。

大唐可是非常重农的,上次弄的裴寂庄子上的百姓都不种地了,就被不少人弹劾了。

今日他要敢说这是好事,顺带着要人去填充南崖村的缺口,说不准明日上朝就有人弹劾他这个太子了。

故作沉思一番,李承乾便迟钝的开口道:“父皇,此事难道不是好事吗?”

“好事?”李世民眉头瞬间皱起。

粮价是低了,可他们朝廷买回来的粮食该如何?

放在粮仓里发霉?

长孙无忌不愧是人精,看李世民脸色不对,连忙提醒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此事非同小可,五姓七望的粮食可不少,光博陵崔氏所存之粮,足以供大唐百姓整年的口粮。”

“要是五姓七望此次真的长期维持这个粮价,那么朝廷所购的每年千万石粮食只能成为陈粮了。”

众所周知,陈粮可没人吃。

除非真的是天灾之年,实在没东西吃了,才会选择吃这种陈粮。

李承乾当然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父皇,国家之储备粮,难道不是应急用的吗?难道父皇是想用来赚钱?”

“这......”李世民瞬间愣住了。

就连其余的大臣也是愣了一下。

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

李承乾不管他们的表情,继续拱手道:“而且我们拿过来的是十五文一石,完全可以卖两文,为何不趁机压低粮价呢?”

这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不是没人想过这件事。

只是当着李世民的面,他们可不敢提。

李世民则是满脸苦涩,看着李承乾有种: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有多贵。

穷啊,大唐穷啊,朕的内帑也穷啊。

储备粮,难道每年还需要花十几万贯专门买一些粮食回来放着发霉?

这五姓七望也不会这么败家啊。

李承乾懵懂的眨眨眼,忽然说道:“难道朝廷拿不出来钱?”

整个甘露殿的人,瞬间不说话了。

这不是废话嘛。

堂堂大唐怎么会拿不出来十几万贯。

可问题,钱要精打细算,每年这里拿出十几万贯,可别的地方不就少了吗?

李承乾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还大义凛然的说道:“要是朝廷拿不出来,那么这粮食的钱,就由东宫来出。”

噗!

这话差点将在场之人给噎死。

就连一旁伺候的张阿难都张大了嘴看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这可是一年十几万贯,你真的想好了吗?

李世民结结巴巴道:“太子,你......你是说,每年这粮食由你来出钱?”

“不然呢?”李承乾小手一摊,对众人说道:“朝廷拿不出来,身为太子总不能看着百姓挨饿吧?如果朝廷真的困难,那么东宫可以每年出这笔钱。”

这主意,不得不说让李世民心动了。

他知道李承乾赚钱能力,一晚上就能赚十几万贯。

可......也就是十几万贯,东宫还需要养着孤儿院上千的孩子。

李世民有些担心李承乾年纪小不会算账,万一答应下来,到时候拿不出钱那不成笑话了。

“太子你可想清楚了,一年十几万贯,可不是小数字。”

“十几万贯?”李承乾假装大吃一惊,随即很淡定的说道:“很多吗?”

噗!

就前后转变的表情,把在场所有人都快气的吐血了。

李世民:十几万贯,朕的内帑都不一定能够拿的出这么多。

长孙无忌:大外甥,每年不如把这钱孝敬舅舅可好?

房玄龄:我一辈子的俸禄有没有十几万贯?

杜如晦:唉,我家两个逆子一个铜板都没赚过,太子殿下都看不上十几万贯了。

。。。。。。

人人都怀着别样的心思。

李承乾看大家反应如此之大,狡黠的笑了笑:“父皇,如果你要是连十几万贯都拿不出来,那几个弟弟不如还是按照之前提的,直接送去孤儿院吧,说不定培养培养,还能成才呢。”

孤儿院?

几个天策府旧臣似乎听见了什么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