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暗自斟酌一番,说道:“回宁阳县么?也行,但是咱们得先带着李相在登州府转一转,看一看。”
说到这儿,杨少峰又将目光投向李善长,笑道:“李相有没有兴趣给藩使们训训话?”
李善长直接摇了摇头,说道:“榷场的事儿,老夫自问比不过驸马爷更懂,所以就不胡乱掺和了。”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颇为好奇的问道:“只是老夫有一件事想不太明白。”
“那个棒……高丽那边据说以前有十万匹战马,好歹也算得上控弦十万。”
“怎么这两年反倒是没什么动静了?”
杨少峰颇为得意的笑了起来,朱标更是抢先答道:“这个孤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因为他们的战马全都被卖了?”
李善长微微一怔,问道:“卖了?”
朱标昂一声,说道:“对,就是卖了,最贵的时候是十两银子一匹,最便宜的时候是八两银子一匹,全让棒子们给卖了。”
李善长顿时更加懵逼,朱标则是慢慢解释了起来。
“姐夫在刚刚开设榷场的时候,就定下了只收宝钞的规矩。”
“但是那些棒子和猴子们的手里只有朝廷赏赐的一点儿宝钞,根本买不了什么东西。”
“所以,为了宝钞,那些棒子和猴子真是什么东西都敢卖。”
“棒子们卖战马,猴子们卖象牙和三季稻的种子。”
“后来更是连他们国内的百姓都被他们半卖半送的拉过来当了劳工,好替他们赚取宝钞。”
“而登州榷场里的价格,李相你也看到了。”
“为了更多的宝钞,棒子和猴子们甚至争着卖,抢着卖。”
“有时候拉过来的战马太多,他们甚至会主动压价。”
略微顿了顿,朱标又补充道:“当然,还不止是这个原因,甚至这个都不是主要原因。”
李善长再次愣住,回过神来后望着朱标问道:“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朱标嗯了一声,说道:“对,这个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各家藩国的官老爷们也需要宝钞。”
“走正儿八经的渠道,战马卖得贵了还是贱了,都是他们各自藩国的国库收入。”
“但是通过一些手段,把这些战马变成驽马,多出来的那部分钱,就能变成他们自己的收入。”
“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很多人都想着把自家的子弟送来大明读书,需要用到宝钞的地方很多。”
“相比于藩国的国库是否充盈,他们更关心自家子弟是否有足够的宝钞可供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