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好孕小知青,乡下糙汉搂腰宠 > 第 136章 亲妈和继父来了

第 136章 亲妈和继父来了

吃完了初一的饺子,初二又招待了回娘家的两个大姑姐一家子。

接下来的日子就闲了下来,现在天气冷,地里现在没有活计,赵天赐的养猪场也还没有抓小猪仔。

三个孩子,自从那晚跟着老两口在老宅睡了一宿之后,现在每天晚上都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宅睡。

方圆想让他们跟着自己在家里睡,他们哭着闹着就是不同意。

老两口心疼孙子,再加上老人年纪大了,也喜欢孙子在他们身边。

看到方圆不让孩子们跟他们一起睡,老两口还有点不高兴。

方圆也是怕孩子们闹腾,累着老两口。太不愿意让孩子们跟老两口睡的。

既然老的小的都愿意,方圆也就不当这个坏人了。就随他们去了。

所以这几天是赵天赐和方圆这一年来,我的最轻松的日子。

赵天赐每天也不出去,就在家里陪着方圆。

方圆也就是中午晚上做两顿饭,还有赵天赐帮忙。

晚上吃完饭,老两口和孩子们走了以后,赵天赐和方圆就腻腻歪歪的黏糊在一起。

仿佛又回到了新婚的时候。。

也许是上天都看不过去方圆如此悠闲,想要给她找点儿事情。

这不,大年初五这天方圆和赵天赐正在家里包饺子(这也是当地的风俗,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初一吃饺子。初五还是吃饺子,叫破五儿)。

就听到门外有人敲门:"天赐,你在家吗?你媳妇儿娘家来人了。你快出来。"

正在包饺子的方圆一愣,‘娘家人’?她哪来的娘家人?

自从下乡以后,她从来也没跟他那继父一家联系过。

他们怎么可能过来,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她的地址啊?

"天赐,你丈母娘来了。"外面的敲门声还在继续。

"走吧,出去看看。"方圆放下手里的饺子皮,站起来说道。

赵天赐担心地看着方圆,放下手里的擀面杖,上前抱住了方圆:"媳妇儿,别担心。一切都有我在。让他们欺负你的。"

方圆把头埋在赵天赐的怀里,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走吧,咱们出去吧。"方圆推开赵天赐,炕上拿起了大棉袄穿上。

赵天赐也穿上了外面的大棉袄,跟着方圆一起走了出去。

门外,方圆的继父钱有福和亲妈周春梅正在打量着这房子。

钱有福还一面客气的跟给他们带路的男人打听情况。

"大哥,这真是我闺女方圆的家吗?我看这是该刚盖的房子吧?我这女婿是做什么的?

说起来不怕大哥笑话,我这个闺女脾气倔。

因为怨恨当初我们让她下乡,所以从来也不跟我们联系。

她结婚也没有通知我们。

我们这还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她的信息,这才找了过来。哎~"钱有福装模作样的叹气。

"不会吧?方知青人挺好的,不会这么对自己的父母吧?"男人不相信的说。

"不怪孩子,怪我们没本事。当初没有能力让他留在城里,他心里对我们有怨气,也是应该的。"钱永福说道。

"今年下乡的知青有的是,不是只有方知青一个人。真没看出来方知青是这种人。"男人信了钱有福的话。

"我们两口子这不是知道了他的消息,年都没过好,就赶紧来看他了。就希望他要再生我和他妈的气了。"钱有福又说。

"我生谁的气?你们配吗?"方圆出来正好听到了这两句话。

赵天赐打开大门,就看到了门口站着的三个人。

其中一个是村里的人,剩下的一男一女想来就是方圆的继父和亲妈了。

方圆出来就问:"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地址的?"

看到方圆,一直没说话的周春梅一下就哭了出来:"你个死丫头,就那么一声不吭的就走了,这几年一封信也给家里寄,我算是白养你了?"

看着周春梅哭,方圆的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

现在知道哭了,早干什么去了?当初那么逼迫小方圆,现在来哭有什么用?

"行了,别在我家门口哭,我嫌晦气。"方圆不耐烦的低喝一声。

"方圆,你就别生我和你妈的气了,当成让你下乡也是没办法。

这是国家的政策,我们也不能违反不是?

你说你这气性也太大了,这几年你连一封信都没给我们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