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家的,你从哪买来这么多布料?这布料这么好,给小孩子穿白搭了。
孩子小,长得快,用这么好的布料也是穿不了多长时间就小了,穿不上了。都白瞎了。"赵老太太摸着布料心疼的说。
"可是家里也没有适合孩子用的旧衣服,我这才拿的新布料。"方圆解释说。
方圆也知道给孩子都做新的,太扎眼了。
毕竟现在大人几年都做不了一件新衣服,小孩伢子就都穿新的,让外人看见不好。
虽然方圆不缺这点儿,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凡事还是注意点儿好。
赵老太太一听这话,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和你爹还有两件旧衣服,就用那个给孩子们做两身棉衣。
然后再做两身新的,这样也能换的过来,省下来的布料还能给你做一件衣服。"
方圆倒是不缺衣服穿,不过老太太这样安排就很好,这样宝宝有新衣服,还不用太扎眼。
"行,娘我听你的。"方圆说道。
不过方圆也在心里暗自决定了,回去以后她就在系统背包里找找,看有没有适合老年人穿的布料。
用了老两口的旧衣服,那自己就给老两口一人做一身新衣服好了。
娘俩有说有笑的做着孩子的小衣服。一下午的功夫,两人就做好了两身小棉衣。
方圆准备一个孩子准备两个棉袄,棉裤的话就一人准备四条。
毕竟得预防孩子尿湿裤子,小毛衣毛裤这两个月方圆也织好了几身。
贴身穿的内衣方圆也做了两身,不过还不够,方圆准备再做几身。
怎么也得保证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两身。
还有小褥子,小被子,也都得准备。这么一算,需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
好在赵老太太说了,这些针线活就交给她了。
她平时也不上工,正好做这些打发时间。
"娘你真好,等孩子们出生了,我让他们好好孝顺你。"方圆嘴甜的说。
虽然老太太做这些可能是为了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不过方圆还是感激老太太的。
不管她是为了什么做这些,总归受益的是方圆就是了。
方圆这话老太太爱听,她现在就在暗戳戳的期盼着方圆肚子里的三胞胎是男孩。哪怕有一个是男孩也行。
现在方圆说让孩子们出来孝顺她,赵老太太可不就高兴了吗?
赵老太太高兴了,就更用心的为方圆打算起来。
"我跟你兰花婶子说好了,她家的鸡抱窝了,孵出小鸡我多换几只。母的留着下蛋,公鸡留着你坐月子的时候熬鸡汤喝。
我明天托人让你二姐给淘换点儿奶粉票,三个孩子怕是奶不够吃。咱们得提前准备点儿奶粉。
还有红糖,也得托人买,红糖小米粥最养人了。"赵老太太一边缝着小棉裤,一边说。
方圆听了老太太的话,心里更感动了。她没想到老太太连奶不够吃都替他们想到了。
而且还打算让自己的女儿给想办法。
不过奶粉方圆的系统背包的有不少,而且随着每天签到,还不定量的增加。
就不用麻烦赵天赐二姐了,所以方圆就对老太太说:"娘,奶粉就不用麻烦二姐了,天赐有渠道能弄到奶粉。
红糖我们也准备好了,你就放心吧。"
"真的能弄到?你不用怕麻烦建平,给自己侄子帮忙那不是应该的吗?"赵老太太说道。
"真的能弄到,你不用担心,肯定饿不着你孙子。"方圆说道。
娘儿俩说说笑笑的做着活计,盖房子的这半个月,老太太每天都陪着方圆,也把孩子需要的,衣服小被子什么的都做好了。
房子盖好了,又晾了几天。把原来屋里的家具都搬到了新房子里。
新房子很是宽敞,原来的炕被就用不上了,方圆和赵老太太又新做了新的。
等把新房子都收拾好了,方元和赵天赐就搬了回去。
搬回去的当天,方媛在新家里请了客。也没请别人,就是老两口儿和知青点儿的李东旭还有林丽娟。
几个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就当是暖房了。
接下来的日子,方圆继续养胎。赵天赐,就每天跑城里去看房子。
赵天赐跟方圆商量好了,有合适的他们就在城里也买一套小小院子。
等到方圆月份大了的时候,那就直接搬到城里去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