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方圆又不缺粮食,总不能自己和赵天赐每天都吃着好的,让老两口每天都吃粗粮吧?
赵天赐也给送了,不过没敢多送,毕竟两人明面上挣得粮食有数儿,就是赵天赐再去淘换,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细粮。
而且老两口跟赵建国一家人和赵建党一家人在一个院子里居住。人多嘴杂的就怕谁说漏嘴了。
再加上老两口过惯了节俭的日子,就是给他们送了细粮,他们也舍不得吃。
这还是方圆怀孕,赵老太太才舍得给做纯白面的面片汤。
方圆吃了片汤,赵老太太把碗拿去厨房。
方圆就歪在被垛上眯着眼睛休息。
中午赵老太太蒸的玉米面馒头,拌了一大盆子野菜。还额外给方圆蒸了一碗鸡蛋糕。
吃完了饭,赵天赐爷俩赶紧干活去了。方圆则是拿出来了几块布料和赵老太太一起给孩子们做小衣服,小被子之类的。
毕竟方圆怀的是三胞胎,东西准备的少了肯定不够用。
再说方圆正好在冬天生,这样洗过的小衣服也不爱干。更得多准备几身。
而且方圆还打算给孩子们多做几身棉衣,省得孩子尿湿了没有换的。
所以这次方圆拿出来的布料就有做棉袄面的蓝色小碎花的棉布。里子方圆就准备的上次那个秋衣的布料。这个软和,适合皮肤娇嫩的小孩子。
赵老太太看着方圆拿来的布料,也是吃惊不已。
毕竟这时候布票难得,一家人一年也不一定能凑够一身衣服的布票。
现在方圆一下子就拿出来这么多布料,而且这布料不论花色还是质量都是上好的。
而方圆就这么一点儿不心疼的拿出来给小孩子做衣服,可见方圆根本就没把这几块布料当回事儿。
这也说明了方圆压根不缺布料。
第二天,赵天赐和方圆就暂时搬到了老宅住。
安顿好了方圆,赵天赐就开始找人帮忙把老宅准备好的石头木料都搬了过去。
赵老头儿昨天晚上就给找好了村里盖房子手艺比较好的几个人。
赵老头儿已经跟他们说好了,不包饭每人每天五毛钱工钱。
现在他们都已经开工了,正在打地基。
赵老头儿今天直接就没上工,现在正在那边帮忙。
本来赵建国和赵建党也说要去帮忙的,不过赵天赐没同意。
刘大妮和马小会自从知道赵天赐和方圆要盖房子,那脸色就阴沉沉的。
从赵天赐和方圆搬回来老宅,刘大妮和马小会就不阴不阳的说些小话儿。
什么还是天赐有本事啦?不像那个谁自己都跟他过来这么多年了,连一间屋子都盖不起。
刘大妮得知方圆他们要盖房子,对于当初方圆不肯借钱给她的怨气更大了。
她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骂,但是也小声点嘀咕:"都有钱盖房子了,自己借一点儿钱给弟弟结婚都不借,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还想让建国去帮忙,想屁吃呢?"
害的自己被娘家妈骂,到现在弟弟都不爱搭理自己。
就这样,自己男人还想去帮忙盖房子,说是盖房子是大事儿,他这个当大哥的必须帮忙。
也就是赵建国傻,人家赵天赐两口子可没把他们这大哥大嫂当回事儿。要不也不会自己去借钱方圆还往赵天赐那支。
方圆分明是不想借,用赵天赐当挡箭牌。
当时刘大妮没想明白,不过回到家刘大妮就明白过来了。
什么方圆在家里说话不算数?什么钱都在赵天赐那里,这不过都是方圆不想借钱的借口罢了。
所以赵建国提出去给赵天赐帮忙的时候,刘大妮就拦着没让。
两人还因此吵了几句,好在赵天赐识趣,赵建国想去帮忙的时候拒绝了。要不刘大妮可不会说好听话。
对于刘大妮和马小会的摔摔打打,方圆并没有理会。
她知道两人是红眼病犯了,不过都已经分家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自己盖房子她们也管不着。
他们爱羡慕羡慕去呗?
对于方圆她们搬回来住,赵老太太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不光提前帮着把屋子收拾好了,还和赵天赐一起把炕都给铺好了,根本就没用方圆动手。
"老四家的,你去娘屋里坐着,我和天赐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这几天你们也别做饭了,就跟我们老两口一起吃。天赐要去忙着房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