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想到,赵天赐会对新来的知青这么在意。
既然赵天赐这么说了,那么他们只能放下心里对知青的不喜。甚至还得对这个叫方圆的知青笑脸相迎。
包括赵老太太都只能偃旗息鼓,在心里盘算该怎么帮老儿子娶到这个叫方圆的知青。
他们之所以转变态度转变的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他们他了解赵天赐了。
尤其是赵老太太,他自己生的儿子她最了解。
赵天赐打定主意的事情,就没有人能改变。
而且赵天赐真发起脾气来,那真是六亲不认的。就连他亲妈赵老太太都害怕。
看众人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赵天赐又替方圆说好话:"娘,你放心。方圆不跟其他知青一样。"
"天赐,娘是怕你以后日子过不下去。你干活不行,这要是再娶个不能干活的知青。你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赵老太太语气也软了下来。
"娘,我娶媳妇儿不是让她来干活儿的。我以后也不会让我媳妇儿下地。"赵天赐说道。
赵天赐这话一说,是真的让众人傻眼了。
他们就没听说过哪家的媳妇儿娶进门却是不用下地干活儿的?
这下刘大妮和马小会都忍不住了饭,纷纷开口说话:"她小叔,哪有人不用干活儿的?"
"就是啊?哪有挺大个人不下地干活儿的?我家秀兰放假的时候,都得去地里帮忙呢?"马小会也说。
两人本来对赵天赐娶方园就不是那么情愿,只是碍于赵天赐,她们不敢提出反对罢了。
毕竟知青干活确实不行,赵天赐的媳妇儿干少了,就意味着他们两房就得多干。
现在赵天赐又提出来他媳妇儿进门不下地,那她们怎么可能同意?
现在赵天赐上工就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挣得那点儿粮食都不够他自己吃的。
要是娶个媳妇儿再不干活儿,以后再有孩子啥的,那不是相当于自己两房养着他们一家人吗?
这不行,绝对不行。
当下她们也不顾得赵天赐会不会发飙了,赶紧出声反对。
一听刘大妮和马小会的话,赵天赐当场就炸了:"这里最没有资格说话的就是你们,你们说说你们从嫁过来挣了多少工分?够你们自己和你们生的几个丫头吃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不就是想着你们在养着我吗?
你们也不想想,就凭你们挣得那几个工分能不能让你们吃饱饭?
就是养,也是我爹娘养我,和你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整天一副我欠你们的样子。
我媳妇儿上不上工,关你们什么事儿?"赵天赐一顿骂。
"老四,你这话怎么说的?我可没惹你。"赵老大赵建国听不下去了。
赵天赐这话说的戳到了赵建国的肺管子。
赵建国承认这么多年确实是多亏了家里,要不就凭他自己和媳妇儿两个人要养四个女儿,那肯定不容易。
但是知道归知道,现在被赵天赐说出来,他还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我说的是实话,怎么不爱听了?要我说这个家里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二哥。
你们这些都要靠着别人养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赵天赐毫不客气的揭开了大家一直以来努力盖着的遮羞布。
"行了,老四。你愿意娶知青,你就娶。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赵老爹制止了赵天赐的话。
然后赵老爹又环视着另外的几个人:"这事儿跟你们没关系,老四想娶谁就娶谁。还有,你们也别怕老四将来会拖累你们。等老四结婚后,咱们就分家。"
"老头子!……"赵老太太震惊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