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交给兖州知县一个任务,在孔庙原址就地挖个坑,把这孔氏满门的尸体全都埋了,然后用拆下来的建材在孔庙原址建个亭子,亭子里面立一块‘诫世碑’,这也是鲁锦的要求。
碑文是提前写好的,主要说明诛杀孔氏的来龙去脉,竖碑告诫世人,今后再做汉奸就是这个下场!
把这事跟知县交代完,杨普雄这才带着抄家所得的书籍宝物,和近三百名孔氏女眷,一起回建康复命。
与此同时,另一边被鲁锦派去招抚徐寿辉的陈普文,带着罗本走了半个月,终于来到了大别山中的麻城县。
嗯,徐寿辉和邹普胜两人为了躲避元军的搜捕,居然藏到他们的老家来了,两人对老家的地形更加熟悉,徐寿辉还是小商贩出身,知道一些山中小道,而且在老家说不定还能找到些熟人接济一下,不至于一直躲在山里饿肚子。
他们造了那么长时间的反,金银钱财肯定是不缺的,但是一直藏在深山里与世隔绝,守着金银也买不到生活物资啊,陈普文他们出山的时候,那可是连盐都好多天没吃了,所以还是找个靠近人间烟火的地方。
罗本看了看眼前的这座小山城,还有周围葱翠的大山,有些疑惑道,“他们就藏在城里?”
陈普文当即道,“当然不会藏在城里。”
“那我们去哪找他们?”
“我出山时,他告诉了我一个地方,言称若是楚王殿下愿意给他一条生路,就让我去那里找他,应该离着麻城县没多远。”陈普文当即解释道。
罗本将信将疑,思索片刻才咬牙对身边的士卒说道,“留一个班的士卒守在城里,一个月内我们要是没有活着回来,就让殿下派兵搜山。”
“是。”同行的侍卫排长当即答应下来,留了一个班在麻城县,还让他们城里城外分别留守,每天互相通一下气,以防城中藏有徐寿辉的细作。
然后罗本才跟着陈普文一起进了山,之后的寻人过程果然没那么简单,徐寿辉给他们留的地址是假的,这里是麻城西北的一处小山村,但他和邹普胜根本就不在这,不过这里确实有徐宋的士卒,认出了陈普文,来人又看了看罗本,得知他是鲁锦的使者,还带着册封文书,这才带着他们继续往深山中走去。
一行人在山中七拐八绕的,很快来到了麻城西北的虎头关附近,这才终于看到山中有一座营寨,还有士卒持弓在寨门前站岗,见来人是陈普文,里面通传了一下,这才将他们带了进去。
罗本一路上不停四处观察,有士卒见到他们顿时露出那种解脱般的轻松笑容,跟同伴奔走相告,俨然已经是毫无战心,也有士卒正卖力的挥着锄头,在山间平地开垦农田,还有伤兵裹着绷带坐在石头上晒太阳,有女子在山溪旁浣洗衣物,等走得近了,还能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罗本顿时心中吐槽,这哪里还是军营,分明成了一处山中村落,除了没有老人和小孩而已。
等走到营寨里面,就见到一处较大的茅屋,有一面色苍白之人正在茅屋中借酒消愁,整个人喝的醉醺醺的,脸上却毫无醉酒的红晕之色,而是白的凄惨憔瘁,白的就象棺材铺中的纸扎人一样。
听说徐寿辉就是因为皮肤白淅被人共举为首领,想必眼前这人就是徐寿辉了吧,罗本心中吐槽,这是什么狗屁的理由,就因为长得白便推为首领?也难怪他们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等士卒上前禀报之后,徐寿辉这才放下手中的粗瓷酒碗,啪嚓一下落在地上摔成几瓣,徐寿辉晃晃悠悠的上前,看了看陈普文,又看向罗本问道,“你是楚王身边的何人?”
“本官乃是楚王座下翰林院编修,罗本,罗贯中,特奉楚王之命,来请归义侯去建康享福的。”罗本当即不卑不亢的说道。
“好个归义侯,他鲁锦倒是大方,当初要是我也那么痛快,恐怕他就能为我所用了吧?”徐寿辉顿时自嘲道。
罗本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主乃炎黄之后,姬周正统,公输圣裔,断不会信什么西方弥勒邪教,阁下以邪教立国,莫说是侯爵,便是公爵王爵,我主也断不会投效阁下,当初阁下两次遣使,也不过是因为阁下当时势大,我主在跟阁下虚与委蛇罢了。
“阁下之功过,我主已在檄文中写的清楚,阁下成也邪教,败也邪教,但念在阁下同为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