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远航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张志远这个人我了解,能力不错,但作风一直有些问题。纪委怎么处理的?”
“目前只是内部通报,还没正式立案。”李倩递上文件,“不过,自治区纪委在通报中特别提到,希望我们县委高度重视,主动作为。”
朱远航接过文件,仔细看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这份通报虽然措辞严厉,但并没有直接点名要求处理,而是留有余地。显然,自治区纪委是在给皮山县委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是给朱远航一个机会。
他放下文件,沉声道:“李倩,你马上通知纪委、组织部,明天下午三点,召开一次常委会。”
“书记,这事要不要先和县长那边沟通一下?”李倩迟疑了一下。
朱远航摆了摆手:“不必了,这事必须快刀斩乱麻。我们不能让环保问题成为某些人谋私的工具。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守不住底线,还谈什么环保?谈什么发展?”
“明白。”李倩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李倩走后,朱远航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皮山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他记得刚来皮山的时候,环保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偷排污,甚至贿赂监管人员。那时候,环保局的执法几乎形同虚设,群众怨声载道,信访不断。
如今,虽然环保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制度的执行,终究还是要靠人。如果干部队伍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架空。而张志远的问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下午三点,常委会准时召开。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朱远航开门见山,语气严肃,“自治区纪委通报了我们县工信局副局长张志远涉嫌受贿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高度重视。”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纪委负责人率先表态:“书记,我们纪委已经掌握了一些初步证据,正在进一步调查。如果情况属实,我们会依法依规处理。”
组织部长也表态:“如果张志远确实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建议暂停其职务,配合调查。”
朱远航点头:“我同意。环保是皮山发展的底线,谁敢在这上面动歪脑筋,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们不能让环保监管机制成为某些人谋私的工具。”
他环视一圈,语气加重:“我在这里重申,环保问题不是小事,是关系到皮山未来发展的大事。谁要是敢在环保问题上搞腐败、搞形式主义,我朱远航第一个不答应。”
会议结束后,朱远航把纪委负责人留下:“你们要加快调查进度,尽快拿出结论。同时,要彻查张志远与哪些企业有往来,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明白。”纪委负责人点头,“我们一定会一查到底。”
朱远航望着窗外,心中却并不轻松。他知道,张志远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问题。而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整顿干部队伍,让环保监管机制真正落地生根。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
张志远确实存在受贿行为,涉及金额高达两百多万元,且与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存在利益输送关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企业在环保监管中长期存在违规行为,而张志远却多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环保项目招标中为这些企业“开绿灯”。
最终,张志远被依法立案调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与他有密切往来的三家企业也被列入环保黑名单,取消其在皮山的所有项目资格,并依法追缴其非法所得。
这一事件在皮山政商界引起了极大震动。许多干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环保问题上的行为,一些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也纷纷收敛,不敢再轻易触碰红线。
与此同时,朱远航趁势推动了一项“环保廉政风暴”行动,要求全县所有涉及环保审批、监管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纪委也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环保廉政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几个月后,皮山的环保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干部队伍的作风也明显转变。环保局的执法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一天晚上,朱远航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