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 第316章 暖炉话旧,虎符藏锋

第316章 暖炉话旧,虎符藏锋

绵密在齿间化开时,忽然察觉到两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 赵唐氏正支着下巴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烛火,连带着鬓边的赤金抹额都柔和了几分。

老爷子虽没说话,却微微倾着身,目光落在他空了大半的汤碗上,像是在估量是否要再添一碗。

被这般盯着,饶是在北境万军前能面不改色的少年世子,也不由得耳根发烫,他放下汤碗,瓷勺与碗沿碰撞出轻响,拱手道:“外公,外婆,孙儿已经饱了!”

赵唐氏却不依,伸手要去夺他的碗:“这才喝了几口?你在北境哪有这般好的汤喝,快再喝点……”

“老婆子!” 赵常抬手按住她的手腕,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纵容,“孩子长大了,自有分寸!”

随即转向吴天翊,目光落在他玄铁护腕上,沉声道:“翊哥儿,既然饱了,就随老夫到书房一叙!”

吴天翊心头微动,知道正题要来了,他起身时,赵唐氏忙拉住他的袖口,往他手里塞了块温热的米糕:“书房冷,垫垫肚子!你外祖父就是这性子,说事总爱往那堆书里钻!”

说着又瞪了赵常一眼,“别吓着孩子!”

赵常没接话,只是率先迈步往屏风后走,墨色常服的下摆扫过青砖,留下道沉稳的影子。

吴天翊朝赵唐氏拱了拱手,便随着赵常的身后往书房而去,穿过一道回廊,书房的冷意便漫了过来 —— 不同于暖阁的熏香,这里飘着淡淡的松烟墨味,书架上的兵书码得整整齐齐,最上层的铜制镇纸下压着几张泛黄的舆图,边角都被摩挲得发毛。

赵常走到大案后坐下,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坐!”

吴天翊刚坐稳,就见赵常从抽屉里取出个漆盒,打开时,青铜虎符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 正是京城郊外两万狼骑的兵符。

老将军推过虎符,指腹抚过表面的狼纹:“这东西,早该还给你了!”

吴天翊的指尖刚触到虎符,就听见赵常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像块浸了雪的铁,沉得能压弯梁柱:“翊哥儿,北境的军功能垒成碑,能让燕藩铁骑踏遍朔方 —— 可你为了楚氏母子,把这些都抛在身后!燕藩三代人攥紧的疆土,在你心里,究竟有多重?”

话音落时,书房的烛火忽然跳了跳,将赵常的影子投在《朔方防务图》上,像座沉默的山。

他没看吴天翊,只是指尖反复摩挲着案上的砚台,那方砚台边角已被磨平,是当年随他征战时带的,砚底刻着的 “守” 字,被岁月浸得发黑。

吴天翊握着虎符的手紧了紧,青铜的寒意顺着指缝往骨头里钻!

他知道外公这话不是寻常质问,是在剖开浮面的利弊,直抵根骨里的成色 —— 看他血脉里那点燕藩的硬气,是否被北境的风雪磨得只剩空壳,又是否能在权谋的泥沼里,守住比胜负更重的东西。

这一问,更像老将军惯用的那柄虎头枪,枪尖不沾血,却能挑开所有虚饰,逼着人把最实在的筋骨亮出来:是承得起家族荣光的铁骨,还是只会算小账的软筋。

吴天翊将虎符轻轻收入袖中,青铜的冷硬隔着锦缎贴在腕间,倒像是给了他几分底气。他缓缓抬起头,凤目迎上赵常淬着寒意的目光,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北境湖面:“外公,您觉得太后真的是把那三郡给我们吗?”

赵常眉头一蹙,指尖在案几上重重一叩,那声响像块石头砸进静水,泛起的涟漪里藏着几分了然:“你这话里的意思,是说那三郡背后,藏着比军功更利的刀?”

“楚氏母子者,非独燕府门面,实乃万金难易之骨肉至亲也!今若护之,可昭告天下,我燕藩重诺如泰山;若弃之,则无异于将利刃亲献太后,任其指斥我等‘背信负义’,遗臭于青史矣!外公您说呢?”

赵常眼皮微抬,指节在案几上慢悠悠转着,语气听不出喜怒,倒像在品一杯温吞的茶:“哦,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了吗?”

他目光落在吴天翊按在舆图上的手,那眼神分明在说 “你这点心思瞒不过老夫!”

吴天翊被他看得一笑,抬手挠了挠鬓角,少年人的狡黠从眼底溜出来,声音里带着几分促狭:“哈哈,外公,外孙那点小心思也被您老看出来了呀!”

他身子微微前倾,玄铁护腕在烛火下泛着光,倒像是藏了满肚子话要往外漏。

赵常眉头一挑,伸手在他胳膊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语气里带着几分长辈的威严,却藏着笑意:“快说,别跟外公打哈哈!你还看出什么?”

吴天翊抚掌轻笑,指尖叩了叩舆图上 “京城” 二字,转而滑向西北,点在 “朔方”“五原”“上郡” 三处,若有所指地看向老谋深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