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易作品大全集(全一百四十四册) > 第七章 一滴蜜糖

第七章 一滴蜜糖

诗文命乐工歌诵作为欢迎词,名之为“赋诗”,回敬的诗歌叫“答赋”。所以对诗篇生疏者很易当场出丑,所谓“不学诗,无以言”。

项少龙尚算幸运,不过他的运气显然到此为止,终于正面遇上无法解决的问题。

诗篇不单是装饰的门面功夫和表达修养内涵的工具,时人还有“论诗”的风气,例如诗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大意在描述一个美女,因其姣好的姿容,而展现美好的风情。子夏曾就此问道于孔子,因而得到孔子的称赞,说他有谈诗的资格。

所以论诗乃宴席间的常事,郭秀儿并非故意为难使她大生兴趣的男人。

项少龙差点要叫救命,表面从容地道:“董某终是老粗一名,怎有资格说什么心得?”

郭秀儿想不到此位与众不同的人物给她一个这么令人失望的答案,垂下脸,不再说话。

纪嫣然亦露出错愕神色。对她来说,项少龙公开追求自己实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亦可使她进一步了解爱郎的本领,哪知他刚露锋芒,又退缩回去,使她欣赏不到他以豪放不羁的风格表达出来的才情,怎知项少龙在这方面比草包还要不如。

姬重脸上露出鄙夷之色,更肯定那寓言是董匡由别人处偷来私用的。

郭开、韩闯等均露出讶色,董匡的父祖辈终是当官的人,董匡怎会对诗歌毫不认识?

赵穆则猜他不想在眼下情况下露一手,哈哈一笑向赵雅道:“不知李先生和夫人今天讨论的是什么题目呢?”

李园见项少龙发窘,心中大喜,答道:“在下和夫人谈到‘诗’和‘乐’的关系,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下又把所作的乐章奏给夫人指教,幸得夫人没有见笑。”

一般贵族大臣的交往,离不开诗和乐,李园藉此向纪嫣然表明他和赵雅没有涉及其他。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致出言道:“董先生似乎把礼、乐、诗、书都不放在眼内哩!”

项少龙差点想把她掐死,她自是暗讽他昨晚对她无礼,也是妒忌纪嫣然对他的示好,有意无意地加以阴损。

李园一听大乐,笑道:“董先生自小便与马为伍,以马为乐,对其他事自然不放在心上了。”

姬重一向自重身份,逼不得已要和一个养马的粗人同席,心中早已不喜。不过他为人深沉,不会露出心中的想法,这时趁机巴结李园道:“董先生养马天下闻名,李先生诗、乐精湛,都是各有所长。”

项少龙本不想多事,闻言无名火起,道:“请恕我这粗人不懂,七国之中,若论讲学的风气,礼、乐的被看重,秦人实瞠乎其后,为何独能成为我们六国最大的威胁?”

此语一出,众人先是色变,接着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项少龙冷然道:“有人或者看不起我这种养马的人,对董某不懂诗、书感到鄙夷,不过董某却可藉畜牧使得国富家强,抵抗外敌。秦人的强大,是因以军功为首,其他一切摆在一旁。”

众人知他动了气,默默听着。

项少龙续道:“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诗、书、礼、乐自有其陶冶性情、美化一切的积极作用。但在现今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富国强兵,衣食足始知荣辱,若连国家都难保,还谈什么诗、书、礼、乐。想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志奋发,最后得报大仇。本人来邯郸后,发觉人人皆醉心于吃喝玩乐,如此风气,纵盛倡礼、乐,终有一日会成亡国之奴。”

最难受的是赵致,给他这么当面痛斥,黯然垂下俏脸。

李园、韩闯的表情都不自然起来,他们确是纵情声色,置对付强秦的大事于不顾。

赵穆想起“他”出身荒野山区,所以并不为怪,还暗忖将来若自己当上赵国之主,定要重用这只求实际的人。

其他三女的感受却非那么直接,在这男性为尊的世界里,捍卫国土自是男儿的责任,反觉得众人皆醉,惟此君独醒,感到他与众不同。

姬重冷笑一声,道:“鹿死谁手,未至最后,谁人可知?”

项少龙对这东周君派来的人已感到极度憎厌,双目寒芒一闪,盯着他道:“人说凡人只想今天的事,愚人则只记昨天的事,唯有智者胸怀广阔,想着明天,以至一年或十年后可能发生的事,从而为今天定计。若要等到分出胜负、错恨难返时才去看那结果,不若回家搂着自己的女人多睡几觉好了。”

姬重变色怒道:“董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谁不为将来筹谋,独有先生是智者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