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易作品大全集(全一百四十四册) > 第二十八章 洹水退敌

第二十八章 洹水退敌

项少龙和乌卓的一百名子弟兵,手持强弩,伏在一座离营地只有数百步的密林里,看着在微蒙的天色里,正缓缓离开的己方车马队。

天色大明时,成胥指挥的队伍已消失在下游的弯角处。

又过了顷刻,蹄声、人声同时由两岸传来。

一队近四百人的马贼,在上游一个密林驰出,对岸亦拥出大群骠悍的贼兵,其中一人高踞马上,长有一撮粗浓的灰胡,正是纵横赵境的头号马贼灰胡。

只见他气得翘须瞪眼,暴跳如雷,不断催促手下把渡河的木筏由隐蔽处搬出来,好去追赶敌人,显已方寸大乱。

蹄声响起,在这边岸上的马贼已一窝蜂地沿河驰去,另一股马贼开始渡江。

项少龙偷看乌卓两眼,见他在这种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里,仍是沉着冷静,心中暗赞。

四十多艘木筏,载着战马、物资渡河过来。

当灰胡的人卸下两批近四百匹战马和粮食后,开始载马贼渡河,灰胡亦在其中一艘木筏上。

此时这边岸上只留有五、六十名马贼,全无防备,忙着把马儿赶到岸旁的平地处。

项少龙打了个手势,百多人由密林处“嗖嗖”连声发出一轮弩箭,射得对方人仰马翻,伤亡过半。

灰胡等魂飞魄散,仓皇下搭箭还击。岸上剩下的小量贼兵,则一声大喊,四散奔逃。

项少龙等早移到岸旁的石后,弩机声响,劲箭飞蝗般往在筏上毫无掩蔽的马贼射去。

马贼避无可避,纷纷中箭,鲜血染红了木筏和河水。灰胡忙喝令退返对岸。

众人瞄准他,一起发箭射向这明显的目标。马贼虽高举木盾,仍挡不了百弩齐发、劲力强大的箭矢,一个个纷纷倒下。

灰胡见势不对,一声狂喊,翻身跳入水里,躲往木筏之下。众贼有样学样,纷纷跳入水里去。

对岸尚有近二百马贼,不过除暴跳暴叫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劲箭直射入水里,鲜血不住由水里涌起来,然后是浮出水面的贼尸,情景残酷至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从来就是战场上的铁律,木筏散乱无章地往下游漂去。

项少龙心悬成胥那方的情况,一声令下,鸣金收兵,无暇理会灰胡的生死,骑上抢来的贼马,又把装载着武器、粮食的马匹全部牵走,往下游驰去。

成胥方面的战事这时也到尾声,他们在下游形势适合处,联车作阵,又由查元裕率领四百人,埋伏侧翼密林处,静候追兵。

四百马贼沿河赶来,刚转过弯,看到严阵以待的赵兵时,早进入伏兵射程之内,进退失据下,被赵兵藉车阵的掩护,弩机强弓,一起发射,立时人跌马倒。

余下者退走不及,想由侧翼绕过车阵,又给查元裕和埋伏的四百名赵兵射个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急急往后撤退,刚好遇上项少龙的援军,再给杀个措手不及,逃得掉的不出五十人,都弃马曳甲,蹿入岸旁的丛林里。

大获全胜下,全军欢声雷动,连平原家的人都分享到那胜利的气氛。

是役项少龙方面只伤四十多人,但无一重伤,战果骄人,再次证明项少龙具有优秀的军事头脑和灵活有效的战术。

项少龙派出二十人,把俘获的三百多匹战马送回赵国,至于武器、箭矢、粮食则留为己用,包扎伤兵后,继续沿河东行。黄昏结营时,离开内河只有两日半的路程。

一来因路途起伏不平,又兼剧战之后,人困马乏,众人尽量争取时间休息。一宿无话,次日清晨继续行程。

景色又变,山势起伏绵延,草木茂盛,风光如画,山涧深溪,飞瀑流泉,教人目不暇接。岸旁是广阔的原始森林,巨大的云杉高耸入云,粗壮者数人合抱不过。

阵阵林涛中夹杂动物奔窜号叫的声音,赵兵沿途打些旱獭、野兔,好作晚餐的美点。有时登到高处,极目而视,只见远处草原无垠,林海莽莽。

草浪中偶见村舍农田,对项少龙来说,确是处处桃源,更不明白人们为何还要你争我夺,惟有怪责人类天生贪婪的劣根性。

景色虽美,路程却是举步维艰,不但要靠人力开路,很多时候还要靠树干铺路才可穿溪渡涧。

整天走不到十里路,最后在一处山头扎营起灶。人虽疲倦,但众兵均士气昂扬,心悦诚服为项少龙做任何事。

美人爱英雄,雅夫人对他更是千依百顺,曲意逢迎,使他享尽温柔滋味。

赵倩自那天隔窗和他说话后,便蓄意躲开他,无奈下他只好默许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