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四合院:从基因定制到大兴农场 > 第36章:着手建立农场

第36章:着手建立农场

时间一晃过去一个星期,大院无幺蛾子出现。

程陵再次坐上公交车,去王府井的西宛胡同找周卫囯。

安顿好些天,再偷懒就对不起两百块钱。

到地方, 周卫囯正悠闲的喝着茶水看报纸,年纪轻轻就过上老大爷生活。

“坐…”

周卫囯没有起身,继续看报。

程陵随手拿起一份报,这种报纸是d报,不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

报纸宣导的内容,大篇幅“一切向好”、“稳中有升”等等一些利好。

然而,在报纸的一个不起眼角落,程陵看到一则这样消息…

毛子停止各领域支援,正有序撤回支援兔子建设专家。

这个时间点,毛子不仅抽梯子,还让兔子偿还这些年的低息贷款。

看到这则新闻,程陵想起三年自然灾害。

这场灾年,九分天灾,一分人祸。

祸源就是毛子,像催命鬼一样催债,导致很大一部分资源用来还债,只留很小一部分缓冲应急。

进而,导致一些政策上的激进。

结果,自然灾害来临后,出现青黄不接,局部失控。

程陵放下报纸:“今年,专家差不多就撤完了吧?”

周卫囯点点头:“九月份左右可能就撤完,十月份开始还债。”

“起步阶段,拿什么还?”

从建国至今,各方面硕果累累,经济高速发展。

农业方面,风调雨顺,年年都是大丰收。

从上至下,所有人都持乐观心态。

周卫囯信心满满:“钢铁、粮食为主。”

果然,和程陵猜想的一样。

从明年开始,从上到下,全力支持冶炼、农业两个领域发展。

“划一块农场给我,我能让区域内的粮食产物,畜牧业大幅度增长。”

时不我待,在灾年来临前尽最大的努力,广积粮。

两世种花人,命运将他带到这个时代,该做点有意义的事。

周卫囯放下报纸,牢牢看着程陵:“果真?”

“果真。”

“想必你也看过我在囯际上发表的【基因定制】【暗物质】两个理论。”

“发展农场将要用到这两方面,有些技术手段在外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荒谬之极。”

程陵很认真道:“你们是外行,不要插手农场的发展。”

“我要有高度的自治管理。”

之所以提这样的要求,就怕外行指导内行情况发生。

另外,他也不想被人掣肘,指手划脚。

周卫囯:“农场好说, 毕竟四九城周围就有好几个农场。”

“高度自治管理, 这事做不了主,要向上面打报告。”

“你可以说说农场选址、配套要求,我一并上报。”

程陵:“平原,水资源丰富。”

办农场基础要求不少,周卫囯拿起笔记本,做记录。

写下两个要求,周卫囯等半天也没等到后续要求,诧异看向程陵:“就这样简单?”

“拖拉机,家具,种苗等等一切不需要囯家提供吗?”

如果一切都由囯家提供,程陵就没有底气提出高度自治管理。

“不用,划给我的农场,必须有村庄,村里所有一切就地征用。”

随后又详谈细节,一切敲定后,程陵回家等通知。

几日后…

通知下达, 程陵带着周卫囯安排的会计,带着相关文件,骑自行车到大兴下辖秦家村。

因为程陵要高度自治管理, 上面很谨慎,只肯划拨一个村庄。

如果效果不错,再考虑农场扩建。

会计姓吕, 叫吕大山。

姓名很土,可文化很高,清北高材生。

他跟程陵只有一个任务,如实记录农场财报,计算税收,然后上报, 其余一切不管。

高度自治管理代价就是高额税收,农场要交七成粮。

剩下三成,农场自行处理,不插手分配。

去农村的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很滑。

农村路很滑不是开玩笑。

离秦家村还有一段距离,不得不推自行车前进。

路过一个草垛时, 听到奇奇怪怪声音。

两人对视一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