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美乃是张玉的字。
丘福此言一出,诸将纷纷驻足转头看向张玉。
如今燕王被朱权软禁,张玉平日里作为朱棣的左膀右臂,大家自然是听从他的安排。
张玉皱着眉头迟迟不语。
过了一会儿后。
张玉当着诸将的面摇了摇头。
低沉道:“不可。”
“宁王城府之深沉,远超我等想象。”
“既然他派遣我等率军追击李景隆残部,就必然会预料我等率军转头直奔大宁城。”
顿了顿,张玉环顾四周,目光扫了一圈周围的诸将,再次说道:
“我们多是步卒,倘若宁王率领朵颜三卫回援,你们有自信能够与之对抗吗?”
话音落下,作为率先开口的丘福沉默了。
朵颜三卫!
这是他们率军奇袭大宁的最大障碍!
“那世美你说,如今之际我们该如何是好?
总不能置殿下的安危于不顾吧!”
李彬焦急的开口道。
“殿下的安危,你们可以放心,宁王甚至会比我们更加上心!”
张玉胸有成竹的说道。
“某猜宁王应该是想收编我们,用殿下来要挟我等,令我等率军归附于他,一同奉天靖难!”
诸将其实都有这个猜想,如今张玉这话算是印证了他们心中的猜想。
如今朱棣在朱权的手上,只要他们一天救不出朱棣,那他们就会一直受到朱权的节制。
朱权此举,就好似挟天子以令诸侯!
只不过朱棣不是天子,而是大明藩王。
挟燕王以令诸将!
“率军回去吧。”张玉叹了一口气,随即说道:“殿下我们一时半刻是难以救出了,但王妃和世子我等一定要拼死护其周全!”
一炷香后,张玉率领数万燕军带着一众俘虏的明军降卒以及各种辎重物资返回北平城。
......
四天后。
郑家坝李景隆战败的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回应天府。
武英殿。
战报静静的躺在武英殿的案桌上。
案桌前坐着一位身穿龙袍的少年。
这正是朱权的允炆侄子。
同时如今也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皇帝,建文帝!
不得不说,这朱允炆跟洪武帝待了些许个年头后,穿上龙袍倒是有那么几分帝王威风。
只不过嘛。
朱允炆这皇帝,也当不了多久了!
朱允炆缓缓拿起躺在案桌上的战报,脸色阴沉的可怕,殿内的众人没有一人敢主动开口,只得纷纷躬身低头装死。
尤其是极力推荐李景隆担任明军主将的黄子澄!
那身子抖的跟个筛糠一样。
朱允炆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拿起战报敲击着案桌,每一下都直击黄子澄的脆弱的心灵。
朱允炆并没有开口责罚。
他在等。
等底下的众人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先前李景隆担任大将军,统率五十万大军北上的时候,他们可都是信誓旦旦的保证。
一战平定燕王诸逆!
如今这燕王叛逆不仅没平定,反倒还多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宁王出来。
并且还折损了朝廷数十万大军。
这让朱允炆的心情如何好的起来?
殿内沉重的气氛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朱允炆的贴身太监前来汇报:“陛下,魏国公到了。”
朱允炆闻言脸色有了些许回暖,随即招手:“宣。”
贴身太监赶忙踱步出去将魏国公徐辉祖给带进了宫殿。
“微臣徐辉祖,参见陛下。”
徐辉祖站定身子,随即向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躬身行礼道。
“魏国公快快请起。”朱允炆招手让徐辉祖平身,随即继续道:“朕此次召见魏国公,国公可知何事?”
徐辉祖闻言摇了摇头:“微臣不知。”
徐辉祖是真的不知道,毕竟这八百里加急的奏报,第一时间就送到了皇宫里来,除了如今武英殿内站着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黄观、练子宁等人,就再无人看过了。
朱允炆也不含糊,直接将手中的战报扔给贴身太监,贴身太监接过战报后,立即踱步上前递给徐辉祖。
徐辉祖,乃是朱棣的小舅子。
朱允炆是不可能完全信任的,否则也不会等到真正遇到问题了,才召见徐辉祖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