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朱权猛地推开房门,朱鉴此刻正躬身朝着里屋行礼,额头上尽是如同豆子般大小的汗珠。
朱权看着眼前此人,以往的记忆顿时浮现在眼前。
数秒过后,朱权轻轻一笑,上前数步亲手扶起朱鉴,不慌不忙的拍了拍朱鉴的肩膀,轻声道:“着什么急?就算天塌下来,还有本王顶着呢!”
朱鉴,此人乃是朱权身边的心腹,这位也是朱棣在夺权之时,唯一护卫朱权而战死的将领。
可见此人的忠心!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如此忠心之人,朱权自然是笑脸相迎。
“殿下,可燕...庶人朱棣已经率军在城外等待,扬言要入城见你。”
朱鉴话说到一半,突然想到此时燕王朱棣已经被剥夺了王位,贬为庶人了,赶忙改口重新说道。
朱权盯着朱鉴看了一会儿,随后淡淡的说道:“带路。”
此时府上的婢女和下人们见到朱权要出门,纷纷让道躬身。
虽说朱权在大宁的地界,说一不二。
影响力那是相当的大。
但因为先前建文帝放心不下朱权手握重兵,下令召朱权回京,朱权拒绝了,这也让建文帝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忌惮,所以也派遣了一队人马进入大宁,待在朱权的身边。
美名其曰,护卫朱权左右。
实则嘛,无非就是监视。
所以当朱权要去亲自见朱棣时,这些个建文帝派来的护卫们可就不乐意了。
突然一人站了出来挡在了朱权的面前。
“王爷,如今逆贼朱棣起兵造反,今又率军前来,定然居心叵测,末将认为当率军攻之,趁机将其覆灭,结束这场叛乱。”
说话之人,正是这支护卫队的统领谢平。
率军趁机灭了朱棣?
暂且不论朱棣是否那么好灭。
就算他亲自动手灭了朱棣,那建文帝就会放弃削藩,就会放过他了?
朱权又不是傻子。
若是这一场靖难起兵被平定,那么建文帝削藩的力度,必然会更狠。
到时他别说是当宁王了。
能不能当王爷还得两说呢。
看他人眼色行事,朱权不喜欢。
所以在谢平提出这建议后,朱权只是轻笑一声,并没有做出回答。
朱权带着朱鉴若无其事的动身前往城门口。
可这谢平竟然再次拦在了朱权的面前。
周围的护卫也凑上前来。
这一次,朱权停下了脚步,冷眼看向谢平。
“在大宁地界敢拦本王的,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不待谢平有任何动作,朱权猛地拔出朱鉴悬挂在腰间的佩剑,抬手一剑便将其割喉。
鲜血顺着伤口喷涌而出。
谢平瞪大双眸,满脸的难以置信。
噗通!
可还轮不到他说出临终遗言,身体便已经失去控制的倒在了地上。
这一剑,不仅让朱鉴没有反应过来,就连靠近过来的一队护卫,都不由的愣在了原地。
这人杀得,也太快了吧!
与其说是快,不如说是果断。
朱权手中握着佩剑还在滴血,刚刚靠上来的护卫们见状都十分畏惧的咽了咽口水,纷纷向后退去一步。
这里是大宁。
就算建文帝派人监视他,想要剥夺他的兵权。
但只要朱权在大宁,说话便是一言九鼎!
“不想死的,就自觉让开。”
话音刚落,这一队护卫闻言纷纷侧身,眼神里尽是畏惧之色。
朱权脸上毫无波澜起伏,但在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了。
只见朱权将佩剑还给朱鉴,随即将双手藏在袖袍之中,双手止不住的发抖。
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杀人,鲜血差点溅在了他的脸上。
朱权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这种不适应只是一会儿,或许是朱权原身已经见惯了厮杀与鲜血吧。
习惯了,也就好了。
朱鉴将朱权的战马牵来。
朱权翻身上马,直奔城门口。
朱鉴紧随其后。
城门口。
“王爷,此行我等共带了万两白银,应该是足够了。”
一位魁梧汉子站在朱棣身旁小声密谋着什么。
此人正是朱棣身边的左膀右臂,被后来称帝的朱棣亲自评价为靖难第一功臣,张玉!
张玉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