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重生古代:我老婆都是女帝? > 第100章 真是不可限量啊!

第100章 真是不可限量啊!

这三圈没过多久就已经跑完,即便是拼尽了全力,最后一名距离牛二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辰。

由此看来,李家村的后生们都是吃大苦,耐大劳,体格强悍的山野汉子。

虽然生活困苦,但那都是因为换不来钱所导致的结果,后山上的猎物,江水里的鱼虾还是能够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所以村中的年轻人体格健硕,比起县城的人显得又高又壮。

可是李阳知道,如果遇到了河水断流,长久的干旱等等自然灾害,李家村便会成为人间炼狱。

这些强壮的年轻人反而会因为消耗过大,成为第一批饿死的人。

想要让李家村有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做到三句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明太祖之所以能够扫平寰宇,建立盖世功勋,和秉承这三个原则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谓高筑墙,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建立乡勇,修缮村里的防御工事,这都是高筑墙的一种表现形式。

缓称王便是要韬光养晦,集聚力量等待时机,看看能不能在这乱世当中有所作为。

而最重要的就是广积粮,必须解决李家村土地缺乏水源这个大问题。

如果连口粮都不能保证,根本就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必将受制于人。

“我说兄弟啊,可把我累坏了,没想到这些年轻小子这么能跑,差点被撵上。”

牛二咧着大嘴喘着粗气,身后是挑选出来的前二百名人选。

落选的那些后生垂头丧气,都坐在地上大口喘息。

李阳大声地说道:“落选的不要气馁,你们都是后备役人员!若是乡勇再次扩招,就从你们中选!”

“而且乡勇还要学习文化课,不达标的就地淘汰,你们随时都有替补的机会!”

那些落选的人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看起来成为乡勇以后还有机会。

“村里的王二叔有我写的教材,谁若想学识字,就花十文钱去买一本,记住,我以后招收只选认字的!”

李阳深知学文化的艰难,若是教材免费发放,只怕用不了几天,就能被这些后生当成擦屁股纸。

可要是花了钱购买,乡下人便会极为珍惜,为了花掉的钱不打水漂,也会好好自学。

牛二也大声说道:“都散了吧,明天开始第二项测试,先回家歇着。”

等人都散了,李阳说道:“牛二,你去王二叔那帮我说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办个私塾。”

“现在天热,就在打麦场教学就行,若是他肯教,每天我给他五十文,但一定要不辞辛苦,可不能糊弄事。”

牛二笑着说道:“五十文?给十文就能把他嘴给乐歪了。放心,这事儿我去说指定成。”

李阳今天算是忙活得非常有成果,乡勇考核做了,私塾办起来了,这就叫做未雨绸缪。

只要等到乡勇规模扩大,便可以在县城里大展拳脚地做买卖。

等回到家,李阳亲自下厨,做了好几道菜,把萧凤瑶喊出了屋,二人边吃边聊。

“凤瑶,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要在村中建立私塾,开展九…一年义务教育。”

“要让村里的娃娃从小就认字,不做睁眼瞎,这样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虽然这几句话是随口说的,可萧凤瑶却暗吃一惊!

义务教育这几个字可以顾名思义地弄明白,可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可是一件善事!

“那谁来教?”萧凤瑶问道。

“还能有谁,村里的王二叔呗。”李阳说道,“我倒是能教,可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腾不出工夫啊。”

萧凤瑶半晌没有说话,但是脸上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阳心里从来藏不住话,便问道:“咋了?这王二叔学问不行吗?”

“确实如此,据我所知,此人也就念过几年私塾,比那个牛二学问强点有限。”萧凤瑶说道。

“只不过他天生写了一笔好字,看起来像是个有学问的,实际上不堪大用。”

李阳立刻来了兴趣,问道:“这我倒是没注意,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知道的?”

萧凤瑶微微一笑:“咱们不是去过龙王庙会吗?那水牌子就是他写的,字是正经不错。”

“只不过李婶儿编了一套卖货的顺口溜,他拿笔记记下,区区几十个字,便有好几个别字。”

“这学问即便是教启蒙的孩童尚且不足,要是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