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沫想,不会是她送的大苹果惹的祸吧?她不自觉地走向七婶家门口。
郭大夫急匆匆出来,俩人险些撞倒一块。
研沫扶了一把,问道:“郭大夫,什么事这么急啊?”
“七婶家小孙子进山中了瘴气,宣泄呕吐地厉害,喝下一副药也没个好转,我去隔壁村问问柳大夫,看有没有法子。”
郭大夫急匆匆而去,中瘴气在他们村是很严重的病了,有可能死人的。
“哎,那您慢点。”
研沫没忍住进了院子,七婶是村里对她最和善的人了,事情又因她而起,能帮的自然要帮一把。
“沫儿,你咋过来了?”七婶惊讶道。
“七婶,您小孙子怎么样了?”
“哎,喝了一副药,全吐出来了,没好转不说,看着面色更苍白了,这会又拉肚子呢,才回来没多久,拉了十几次,孩子都快虚脱了,这可怎么好?”
七婶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研沫不好意思道:“都是我那颗苹果惹得祸,要不孩子也不会上山找果子,我过来看看。”
七婶连忙道:“可别这么说,你给个果子是好心,七婶哪能倒打一耙,都是孩子自己不听话。快进屋吧。”
研沫往屋里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捂着肚子喊道:
“哎呀,又不行了。”
孩子娘守在床边抹眼泪,见七婶过来,呜呜哭道:
“娘,这可如何是好?在这么折腾下去,孩子身子都垮了。”
七婶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她能有什么法子,她也是担心的不行,只是她不能哭,家里得有个顶事的。
“呜呜呜。”
孩子微弱的哭,孩子娘心疼地哭,七婶心若刀割,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红着眼睛道:
“沫儿啊,家里这样,我就不留你了,改日你来,七婶一定好好招待。”
研沫上前道:“我爹留下来几粒药,专治拉肚子的,要不给孩子吃一粒试试吧?”
七婶:“啊?”
小媳妇和孩子也不哭了,都泪眼婆娑地望过来。
七婶惊讶的甚至忘记说话,满屋静谧。
从没听说蒋老头还懂医术啊?只知道他是读书人。
研沫:“您若是信得过我,就给孩子吃一粒试试吧,说不定有用呢?能减轻些痛苦也是好的。”
“娘,要不……”
小媳妇心动了,她想试试,她心里好怕,怕孩子挺不过来,她就生了这一个儿子啊。
郭大夫急匆匆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想到法子,若是没法子呢?
七婶犹豫道:“沫儿啊,这药很珍贵吧?我们……”
七婶看着研沫拿出的一粒药,想接又不敢接,小小药丸看着就不一样,定是个稀罕物。
估计沫儿爹也没留下几粒,救命的药啊,她哪能张口就要。
研沫看出了七婶的意思,塞进七婶手中。
“没事,救人要紧,只是我不敢保证效果,只能说试试,能不能吃还得你们决定,我先把药放这了。”
七婶想要推辞,可小孙子哎哟哎呦的哼唧着,她心如刀绞,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红着眼道:“沫儿,谢谢了,这份情七婶记着了,药是我们要吃的,吃不吃得好,七婶都记着你的情。”
她亲自送研沫出的院子,万分不好意思道:
“东西太珍贵了,又是你爹的遗物,七婶欠你个人情,以后有事你可得和七婶说。”
研沫:“七婶别客气,一个村住着,七婶没少帮我,以后我若是遇上难事了,七婶有,七婶也不会吝啬的。”
“嗳。”
七婶连连点头,此事都怪她多嘴,告诉孩子山上采的干嘛呢,惹来这么大的祸事。
得亏沫儿送药了,她得赶紧给孩子喂药去。
研沫看看天色,没去老牛家,村里人休息得早,她也没什么大事,就不去打扰了。
转身回家,插上院门,准备睡觉,顺便问问系统,能不能再开一次现代通道。
砰砰砰。
蒋家一家子都躺下了,研沫刚有睡意,响起一阵敲门声。
“谁呀?”蒋大福披衣,起身开门。
“沫儿那丫头呢?”来人是王婆子的妯娌春苗,一开口就是质问。
“你有什么事?有事明日在说吧,妹妹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