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沫听到系统心声,夸张道:
“什么?你要把大丫卖给村东头的老鳏夫还债?也不知大丫值不值九两银子?”
周围小媳妇们偷偷望过来,嘀嘀咕咕道:
“你们说王婆子会不会卖了大丫?”
“我看有可能。”
王婆子每次出门,遇上邻居们,大家总会恭维几句,今日乡亲们个个躲着她走,还对她指指点点。
气得她朝着研沫背影诅咒道:
“呸,你个被休之人,也配赶海,老天看着呢,啥你都别想捡到。”
研沫心情丝毫不受影响,前往礁石处碰碰运气。
礁石处的石头缝里,说不准就藏着什么好东西呢,赶海靠点运气,她第一次来,万一运气爆棚呢?
小海螺、蛏子、生蚝……碰上了不放过,虱子再小也是肉嘛?
咦,研沫突然睁大了眼睛,好大一条鱼,正好卡在了礁石缝里。
鱼身布满斑点和条纹,通体褐色。
哈哈,运气来了,今日可以饱餐一顿了!
研沫直接上手,费了好一番力气,终于把这条大鱼解救出来。
鱼儿不甘心,在沙滩上扑腾了好久,研沫用身子牢牢按住,险些没憋死它。
“让你跑。”
研沫一铁锹敲晕了它,费力抱着扔进木桶。
“那好像是石斑鱼!”
“石斑鱼?”
不知谁喊了一声,小媳妇们纷纷跑过来围观。
“真是石斑鱼!”
“沫儿捡到了石斑鱼,好大一条啊。”
“你运气也太好了,都够一顿晚饭了。”
王婆子两手空空,恨得牙根痒痒,她至今一无所获,若是再找不到东西,他们家明日就断粮了。
“我先回去了。”研沫冲大伙笑笑,她今日收获颇丰,再多就拎不动了。
石斑鱼,久负盛名,听说肉质鲜美,她有口福了!
研沫拎着满满的木桶,兴致昂扬地回家。
王婆子气得倒仰。
蒋家小院。
“我回来啦,今日加餐。”研沫费力地拎着木桶进院。
“妹妹回来啦,先歇歇,饭快好了,孩子们去打水挖野菜了,也快回来了。”
嫂子如花往火堆里加了一把柴,吹着火,不忘抬头招呼着。
“哎呦,妹妹咋捡了这么多?还有石斑鱼!”
大哥蒋大福扔下手中活计,惊得合不拢嘴。他们出海打鱼都不好打到石斑鱼。
嫂子扔下锅盖跑了过来,“真是石斑鱼?”
“若是白日就好了,拿到镇上,说不定能卖些银子呢。妹妹运气真好。”
“离了王家,运气会越来越好的。卖不了银子,咱们正好自家吃,改善伙食。”
研沫说动就动,把蛏子放盆里吐沙,就开始清理生蚝、螃蟹、海螺。
嫂子如花惊道:“哎呀,怎么捡了螃蟹回来?这东西可不能吃。
妹妹,家里粮食暂时够吃,四丫挖野菜去了,又有这些海物,少煮些粟米粥也够了。”
研沫继续清洗着螃蟹,解释道:
“我知道螃蟹不能多吃,太过寒凉了,但少吃些是没事的,我就是馋了,想尝尝,一定不多吃。”
见嫂子满脸担忧,欲言又止的样子,研沫哄道:
“嫂子放心,我跟着爹读过书,略懂些医理,螃蟹没毒,城里人也是吃的。咱们村以前有人吃螃蟹出事了,是吃的太多,日日当粮食吃自然是不行的。”
如花不知怎么劝,她没读过书,也没进过城里,不知妹妹说的是真是假。
城里人真吃这玩意?城里人日子过得竟如此艰难,连螃蟹都吃。
研沫洗完了螃蟹,又开始收拾鱼。
嫂子瞪大了眼睛,结巴道:“咱,咱们就这么吃了?”
若是运气好,碰上城里来人收,能卖上半两银子呢。
研沫收拾鱼的动作十分麻利,可不能给嫂子反悔的机会。
“这不是没碰上收鱼的吗?咱就自家尝尝,补补身子,听说石斑鱼的肉又嫩又鲜还有营养。”
嫂子如花点头,妹妹受苦了,是该吃点好的补补身子,一会让妹妹多吃些才是。
“哎呦,我的锅。”
她赶忙往回跑,差点把粥忘了。
研沫在大哥的帮助下,架起火堆,螃蟹和海螺水煮,生蚝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