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写在了纸上,派人连夜出发,交到杨钦的手中。
没两日,杨钦就拿到了这张字条。
萧奇峰让对抗到底?
不可模仿陈仲德?
一开始,杨钦也没搞明白,萧奇峰这是什么意思。
对抗到底,不就是找死嘛。
但是,杨钦明白,以萧奇峰的智谋,绝对不可能胡言乱语的。
杨钦便将这个字条的三句话反反复复地又看了几遍,终于明白萧奇峰的意思了。
陈仲德退兵,意味着他怕死。
而如果杨钦跟着退兵,更能显示出他怕死。
怕死,就能不死吗?
未必,因为决定权在杨枫的手中。
既然陈仲德先行退兵,使得杨钦失去了先机,那么他的反应就绝对不能跟陈仲德一样。
陈仲德退兵,杨钦继续对抗,更能显示出两人的差异。
至于是生是死,只能是在大楚国和大吴国被灭之后,全权由杨枫来定。
可萧奇峰的这个意思,杨钦不赞同,因为他也怕死,甚至于比陈仲德更怕死。
陈仲德,老矣。
就算是杨枫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几年了。
可杨钦正值春秋鼎盛,正值中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所以,杨钦比陈仲德更怕死。
所以,萧奇峰的这几句话,杨钦听不进去,他不敢去尝试。
大吴国都退兵了,大楚国必败,为何要继续对抗到底,对朕没有什么好处吧。
嗯,倒是能落一个不怕死的名声,青史留名。
可关键是,朕不想死,不想死,不想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杨钦让这个人再回金陵,给大楚国的使者带信,还是那句话,如果见不到陈仲德,就不要再回雒阳,家人顶罪。
这个大楚国使者气坏了,忍不住破口大骂杨钦昏君。
可再生气也没用,再骂也没用,毕竟大楚国虽然快完蛋了,可杨钦依然还是大楚国的皇帝,执掌相当一大部分的生杀大权。
这个大楚国使者不敢再为杨钦效力了,心生退意。
接到杨钦的这一次回复之后,这个大楚国使者找个理由离开金陵的驿馆,快马返回江城。
回到江城之后,这个大楚国使者准备暗中接出家人,北上大燕国避难。
一句话,杨钦不按套路出牌,那就不跟他玩了。
喜欢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