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的终南山深处,有一处鲜为人知的洞府,名为“归云洞”。¨5′0′2_t¨x^t\.,c\o·m/洞内并非阴暗潮湿,反而透着一股温润的暖意,洞壁上镶嵌着不知名的发光矿石,将整个洞府映照得如同白昼。洞府深处,一位身着素白道袍的青年正盘膝而坐,闭目调息。
这青年名叫白凤翎,生得一副俊朗非凡的模样,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形温润,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在脑后,几缕发丝不经意地垂落在额前,更添了几分飘逸出尘的气质。他已是南华老仙座下弟子第三个年头,虽入门时间不长,但悟性极高,深得南华老仙的喜爱与真传。
此刻,白凤翎正按照南华老仙所授的心法,运转体内的真气。真气在他的经脉中缓缓流淌,如同一条温顺的小溪,滋养着他的四肢百骸。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天地间游离的灵气,正一丝丝、一缕缕地被他吸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的真气。这种与天地相融的感觉,让他心中一片宁静祥和。
不知过了多久,白凤翎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那浊气在空中化作一道淡淡的白雾,久久不散。
“凤翎。”
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在洞府中响起,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却又清晰地落入白凤翎的耳中。
白凤翎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洞府深处恭敬地躬身行礼:“弟子白凤翎,拜见师尊。”
只见洞府深处的光影一阵变幻,一位身着灰色道袍、鹤发童颜的老者缓缓显现。老者面容和蔼,眼神深邃,仿佛蕴藏着万古星辰,正是南华老仙。他手中拄着一根拐杖,拐杖的顶端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
南华老仙看着白凤翎,微微颔首:“嗯,你这几日的进境倒是不错,看来是将为师所授的心法融会贯通了几分。”
“弟子不敢当,全凭师尊教导有方。”白凤翎谦逊地说道。
南华老仙捋了捋长长的胡须,目光在白凤翎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轻叹一声:“唉,只可惜,天意难测啊。”
白凤翎心中一动,不解地问道:“师尊,不知您为何叹气?难道弟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南华老仙摇了摇头,说道:“你并无过错,只是……为师近日夜观天象,发现紫薇星黯淡无光,帝星飘摇不定,天下将乱啊。而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弟子愚钝,不知师尊所言何意?”白凤翎眉头微蹙,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南华老仙沉声道:“你本是修仙之人,不应沾染凡间俗事,更不应卷入这红尘杀劫之中。但为师推算你的命格,发现你近日竟意外沾染了杀劫之气。这杀劫之气一旦缠身,若不及时化解,恐会影响你的修行,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杀劫之气?”白凤翎心中一惊,“弟子一直待在这归云洞中,从未离开,怎会沾染这杀劫之气?”
南华老仙叹了口气:“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更改。或许是你与这凡间杀劫有着不解之缘吧。这杀劫之气,唯有在杀劫之中才能化解。你若一直待在这归云洞中,只会让杀劫之气越积越深,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白凤翎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师尊不会骗他,心中虽然有些惶恐,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悸动。他虽然一直在山中修行,但也听闻过不少凡间的故事,对于那波澜壮阔的红尘俗世,心中并非毫无向往。
“师尊,那弟子该如何是好?”白凤翎问道。
南华老仙看着他,缓缓说道:“你必须离开这归云洞,下山历劫。你要踏入那凡间红尘,亲身经历这场乱世,在杀劫之中寻找一线生机,化解你身上的杀劫之气。”
“下山历劫?”白凤翎心中有些犹豫,他在这归云洞中待了三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宁静祥和,对于凡间的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他心中还是有些畏惧的。
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南华老仙说道:“凤翎,你不必害怕。修行之路本就充满了艰难险阻,这红尘杀劫虽是危机,但也未尝不是一场机缘。只要你能坚守本心,不被世俗所迷惑,或许能在这场杀劫之中有所感悟,对你的修行大有裨益。”
顿了顿,南华老仙继续说道:“而且,为师也不会让你毫无准备地下去。这是为师炼制的一枚‘清心丹’,你带在身上,若你心有杂念、被世俗所扰时,服下此丹,可助你清心静气,坚守本心。”
说着,南华老仙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递给了白凤翎。
白凤翎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