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明朝土皇帝 > 第76章 编一本历史书

第76章 编一本历史书

朱重八朱皇帝感觉真的绷不住。

陆十二写了一本《启蒙算术》是不假,可是早在陆十二之前,元朝就已经有了《算学启蒙》,而且写《算学启蒙》的那个人叫朱世杰,和朱重八朱皇帝同姓。

朱重八朱皇帝不是没有学过算术——放牛娃朱重八肯定是没机会学习算术的,但是娶了马皇后的朱重八却有学习算术的机会,尤其是在当上了吴王之后,朱重八身边的人才多了起来,学习的机会也就更多。

朱重八朱皇帝就曾学习过《算学启蒙》和《九章算术》、《孙子算经》,虽然不见得有多厉害,但是终究也是懂些算学的也知道“九九歌”,甚至还知道“九九歌”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被广泛利用。

只不过,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三十六句口诀,到了宋朝时期,九九歌的顺序变成了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包括陆十二在《启蒙算术》里写的除法,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已经出现,如《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筭数书》中也有关于除法的内容。

因此,朱重八朱皇帝对于《启蒙算术》并没有太过重视,觉得陆十二所写的《启蒙算术》顶多也就是跟《算学启蒙》差不多,甚至还多有不如。

相比之下,朱重八朱皇帝反而更加看重陆十二搞出来的《洪武正韵》和《洪武字典》——不仅仅是因为这两本书上面都带有“洪武”二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两本书能让不识字的娃子们尽快识字。

如今可倒好,陆十二这货居然口口声声的说,眼前这五个只有十岁的孩子,居然是因为色目人传过来的数字和“+、-、x、÷、=”之类的算符?

一想到自個儿当初对《启蒙算术》的不重视,朱重八忍不住照着自个儿的脑门拍了一巴掌,骂道:“咱可真是太蠢了!当时咱还觉得这数字弯弯曲曲的别扭,算符这玩意儿有和没有都不影响使用,却忘了咱是早就学过算术的!”

郝凡五也满脸愧色的说道:“这事儿却是怪不得六爷——当初十二把《启蒙算术》弄出来的时候,臣还觉得就是写起来方便,算起来方便,却没有想到数字和算符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朱重八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在意郝凡五替自个儿遮掩,反而直接望着陆十二说道:“陆相公,这《启蒙算术》的作用已然如此之大,那《洪武正韵》和《洪武字典》,是不是也有什么咱不知道的好处?”

眼看着“朱六爷”满是一副想要挖宝的神情,陆十二忍不住笑着说道:“回六爷的话,《启蒙算术》这事儿纯属是学生误打误撞才弄出来的,《洪武正韵》和《洪武字典》就是单纯的开蒙、识字、查字所用。”

没有得到自个儿想要的答案,朱重八朱皇帝忍不住哎的长叹一声,说道:“也对,是咱太贪心了。”

说完之后,朱重八朱皇帝又正色说道:“陆相公,咱当初小瞧了数字和算符的好处,这事儿是咱的不对,你可别放在心上。”

正当陆十二想要客气几句时,朱重八朱皇帝却又话锋一转,嘿嘿笑着说道:“所以,陆相公以后要是再写了什么东西,可一定要记着给咱也送一份过来?”

陆十二心中一动,说道:“学生倒还真有一些想法,只是不知道是否会犯什么忌讳,因此一直迟疑不定,恰巧六爷和县尊都在,那学生就先说一说?”

听到“忌讳”二字,郝凡五心中顿时打了个突,说道:“十二,六爷公务繁忙,哪儿有时间听你说这个?若是你拿不准主意,不妨先写出来再说?”

只是郝凡五的话音刚刚落下,“朱六爷”便笑着说道:“咱都敢当着你们的面说上位是要饭的叫花子出身,咱大明朝还有什么忌讳不忌讳的?陆相公你尽管说便是了,咱向你保证,就算你骂了上位,被上位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有事儿。”

陆十二这才嗯了一声,说道:“学生是想着,能不能写一本《历史》出来,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再到咱们大明是如何北逐蒙元,把这些事情都加以整理,成书后给娃子们学习。”

“朱六爷”脸上的笑容直接消失不见,转而皱着眉头说道:“这事儿倒是不犯忌讳,可是陆相公,你知不知道这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

修书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像是蒙朝以前的事儿还好说,毕竟有《史记》和《资治通鉴》可以参考,可是元朝的事儿呢?

在蒙元刚刚凉了不久,甚至还没有彻底凉透的前提下,要想把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