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安定不了的京城朝堂总是在不断地斗争中。~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
原本按照赵佶的心意,赵挺之的这个右宰相职位,就是用来平衡与制约首相蔡京的,但并不是要扳倒蔡京。眼下他手头有那么多的事情,可都得指望蔡京帮他去搞定的。因为蔡京真的与其他所有宰执不同,任何一件令人头痛、或者别人都避之不及的难题,比如缺钱的大事,蔡相都会毫不犹豫地承担并最终为他解决。
只是,因为赵挺之屡次咄咄逼人的态度,竟然逼得蔡京在之后的私下独奏之时,都开始涕泪不止了,直哭得赵佶也开始为自己先前的这个决定而有些后悔。
这天,两浙路回报的奏章却着实地将他惊住了:苏州应奉局朱勔私设军队,阴谋造反,当众扣押安抚司官员,被其当场斩杀,并擒获其父朱冲与应奉局一众罪首,再附上了相关口供与罪证列表。
“胆大妄为!胆大妄为!”赵佶一看完内容,气得当场就摔了奏章。
这怎么可能呢?那个苏州的朱勔,多么慈眉善目的人、多少乖巧听话的臣子,除了人长得胖了点,但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所有他能想到的需求,这个朱勔从来不打折扣,尽心尽力地完成。所以他还没想到的需要,这个朱勔也能时不时地在入京上贡的物品中给他以种种惊喜。
而关于吕惠卿在这份奏章中所指称的朱勔父子罪状,赵佶连一个字也不愿相信。
赵挺之距离得最近,先捡起了这份奏章匆匆看了一遍,再转给了旁边的人继续传阅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发表观点:“这个朱勔的确是胆大妄为,一个苏州应奉局居然敢私建五千多人的武装,上面有其父亲朱冲、其手下数人的口供供词,也与先前苏州、常州、秀州以及湖州等人送来弹劾应奉局的诉状、奏章相对应。臣以为,这两浙路虽然是先斩后奏,但是事发有因,应该是迫不得已。”
“你!你!”赵佶没有想到这赵挺之是这样理解他刚才说的“胆大妄为”,却是一下子更气得说不出太多的话。
此时,也看过奏章的蔡京却是深悉赵佶如今的气愤点,他轻蔑地看了看至今尚不自知的赵挺之,决定自己还可以再沉默一会儿。
张康国与邓洵武原本就是站在朱勔一边,看完后立刻明白皇帝的本意,此时立即表示:这份奏章里都是胡说八道,真正胆大妄为的恰恰就是吕惠卿。
赵挺之立即反驳说:“私建武装本是形同谋逆的大罪,这难道会有什么可辩解的吗?”
邓洵武却站出来说:“据我所知,这苏州应奉局负责采集民间异石奇宝,本来运送这些东西就是极耗人力,应奉局蓄有一些局卒以应差遣,这些官家都是知道的。而这运送贡物,之前就曾发生过盗贼抢劫之事,所以在这之后,运送贡物的局卒也是上报要求加配一些防身武器,平时自然也要进行相关的训练。总不能说,因为要做这些事,就要被吕吉甫认定为武装部队吧?这一点是很有问题的!”
而实际上反感朱勔的吴居厚与刘逵,却是比赵挺之多了一点心眼,他们已经看明白了皇帝的心思,所以在看完后只是站在一旁保持沉默。
赵挺之孤立无援,在与张康国、邓洵武的争论中很快就落了下风,到了这时,蔡京这才假装和事佬一般,出来明着劝解,实则挑火,惹着赵挺之再次与其发生了口角。
终于,按捺不住的赵佶直接开口,先是痛骂了赵挺之一顿,之后又放出了硬话:“关于这应奉局局卒是否属于违规的武装,自然是以枢密院的意见为准。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赵卿你就不要再多嘴了。”
赵挺之一听,犟脾气又上来了,便又抗声道:“臣等既为宰辅,凡涉及国事,势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陛下要是觉得臣没有议事论事的权利,又为何许臣站在这里呢?”
赵佶也火了,他提拔赵挺之,只是不想让执政院成为蔡京的一言堂,并不是欣赏或接受像赵挺之这样逢蔡必反的做法,脸上怒容渐起。
刘逵察言观色,立即上前道:“赵挺之用语不妥,目无天子,当交有司治罪!”
这大宋朝堂,时时会有大臣与天子就某些政务相争的情况,而如果遇上天子倔强不肯听从大臣劝谏之时,大臣往往会选择以退为进的方法。比如直接宣称既然无法劝动皇帝,不如自请离职。
而常规情况下,天子听到这话,自然是不会让自己背上听不得谏言的说法,转而便会对大臣进行挽留,甚至自己便会做出一定退让。
在这一点上,宋仁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