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陈说自己长命,李长生笑了。
谁又不希望自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呢?
这世界长命的人不少,李长生就是其中之一。
李长生将填好的表格递给了老陈。
老陈接过手来,眯着眼,粗略看了一遍,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小伙子,你有住的地方没有?”
“还没呢!”
“那你就住这里的宿舍吧!出门左拐,第二栋教学楼。”
“好的。”
李长生谢过老陈,正准备往外头走,老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一把拉住李长生,说道:“哦,对了,你之前不是问我,为什么能在这里干了十二年吗?”
“额?”
“能在这里干十二年的秘诀,就是少管闲事。”
老陈突然变得很认真。
看得出来,他是很想要给这个新员工一点人生建议。
“这就是秘诀?”李长生微微一怔。
老陈点了点头,说道:“太上进未必是一件好事,太大胆也不一定是好事,在我们这里做事,要学会少管闲事,不是自己的活,你可以不做,不该知道的事情,就尽量少问,不认识的人,也少去搭讪,这样你自然也就能长长久久将活计做下去。”
“听你这么一说,这跟摸鱼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在摸鱼!”
老陈耸了耸肩。
这是他多年领悟出来的心得。
作为殡仪馆工作年限最长的员工,他有这个发言权。
别看这地方的工资不低,但铁打的殡仪馆,流水的员工,你基本上很少听说有哪个人是在殡仪馆干了一辈子的。
正是因为,这一行的忌讳太多。
许多人总是因为好奇心太重,而害死了自己。
人生的惊喜,在于未知。
但人生的灾祸,同样源于未知。
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足够的敬畏和距离,是最明智的选择。
“巧了。”李长生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管闲事。”
听到这话,老陈眉头皱了皱,说道:“爱管闲事的人,通常都不会命长。”
“但爱管闲事才是命长的乐趣。”
李长生笑罢,也没再理会老陈,出了屋门。
老陈看着李长生的背影,顿时呆愣住了。
人若想要命长,最重要的,是别太爱管闲事。
但一个人若真的命很长,只有不断地管闲事,才能找到人生的乐趣。
要不然,活得越久,岂不是越无聊?
那还不如早点去死。
老陈突然觉得李长生说得很有道理。
只不过,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还只是一个年轻人。
想到这里,老陈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作聪明的道理,即便是真理,也不见得适用于每一个人。
……
李长生出了屋子,并没有第一时间朝着宿舍去。
现在是下午时分,殡仪馆没什么活计。
冀城不是什么大城市,周边有两、三个殡仪馆,这一家殡仪馆,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因为距离城市有些远,又是老旧教学楼旧房改造的缘故,年限又有些长了,让许多人在选择殡仪馆时,第一优先项都不是这里。
所以这里的工作,有些时候还是挺清闲的。
这里原先是一个学校。
不过,可能是因为资金问题,地面也没有全部铺设混凝土,许多地面还是细碎的沙粒。
时间一长,这些细碎的沙粒里,就长出了不少的杂草。
四周老旧的教学楼,长年被风化后,经过雨水的冲刷,也沾满了各种污渍,不少钢筋生了锈,锈水沿着墙体流下,便显得越发破旧不堪。
这里有些年头了,生意也不如从前了。
要不是因为这低价租赁便宜,也许早就被放弃了。
婚丧嫁娶的行当,看着虽不体面,但是真的赚钱。
尤其是做死人的生意。
一个人死后,这一系列的服务,就可以收取不少的费用。
从灵车接送,到尸体存放在殡仪馆,再经过对尸体的清洗、仪表仪容的整理,再到家属朋友瞻仰的小型哀悼会,最后再到送入焚尸炉中。
这其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就可以收取一大笔费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