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眼泪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
随后一五一十的将当年的事讲了出来。
十六年前,当年辽东郡还是燕国的领土时,匈奴人南下劫掠,在鹤野城附近烧伤抢掠。
韩父为躲避战乱,决定带领一家人躲进山里,但在途中不幸遇到匈奴骑兵,韩父为了掩护一家人,便挺身而出将匈奴骑兵吸引到了别处。
等匈奴人退去,一家人安全回家,左等右等,可韩父却再也没有回来,她外出寻找,尸横遍野,勉强才寻找到残破不堪韩父。
想起韩父掩护他们躲藏时的身影,没想到竟然是最后一面,韩母伤心之余,又不得不考虑当下的情形。
当时韩母带着三个儿子,最大的才八岁,最小的韩谈才三岁,那时他还叫侯三娃子。
她面前不止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子,肚子里还怀有一胎,丈夫去世却没法安葬,他也没有能力再养育这么多孩子。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韩母绝望时,恰逢燕国派人安抚百姓,有一老太监随行出宫,见此情形,老太监于心不忍,便将四岁大的韩谈收养,顺便埋葬了韩父,还给了韩母五两银子。
这在当时可是一比巨款,足够韩母与一家人生活很久,韩母犹豫再三,虽心有不舍,但为了两个稍大一些的儿子,和尚未出世的孩子,也只得同意了。
老太监心地善良,他们刚开始还相互写信,可好景不长,秦灭六国,燕国被灭,他们便从此断了联系。
韩母从此心中充满了愧疚。
“伯母,韩谈一直在挂念着您,他这些年过的也算不错,他义父对他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