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 第94章 开放清明的大环境,有助于经济发展!

第94章 开放清明的大环境,有助于经济发展!

朱允熥不是什么大圣人,水泥和沥青的制作方法自然是不可能传的人尽皆知,

所以朱允熥在巡视杭州府这两三日,

便同时也在物色建厂的最佳地址。

最终水泥厂和沥青厂的最佳地址也被朱允熥定下。

就定在了昌化县。

对此,三杨当即表示赞同。

虽然他们尚且还搞不清楚水泥和沥青这两样是个什么东西。

但能够让王爷如此重视的,

想来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从就藩开始,至今。

朱允熥的决策何曾错过?

在亲眼看到杭州府在朱允熥的大政策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

三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朱允熥的死忠小迷弟。

朱允熥下达指令、杨士奇批条子、杨荣负责审批流程以及调度各方、杨溥负责落实与监督!

四人的配合,堪称完美!

要是让朱允熥打分,

99分!

之所以少那一分,是怕三杨骄傲!

一月不见,白翠楼的生意是愈发的红火了,甚至都赶超了曾经那个号称“杭州府第一楼”的时候了。

兴许是杭州府最近新迁入的富商们多了许多,

所以白翠楼的生意也是直线攀升!

陈妈看着如此红火的生意,嘴都快要笑歪了。

百姓们手里也罕见的有了一些闲钱,

街坊邻里做生意的小商贩也陆续多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拿出一些闲钱来为家里置办些新衣裳、新家具之类的。

看似百姓们平日里用于花销的钱并不多,

但这可架不住人多,基数大啊!

莫说是杭州府了,

就算是放眼整个浙江布政使司,

富商的数量在百万之众的百姓们面前,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甚至都不够九牛一毛!

这一个月的商税,单单小商贩便收上来了足足将近万两白银。

这不过才只是鼓励经商的第一个月呢。

三杨从一开始就没对这些小商贩抱有什么希望,

毕竟在他们以往的认知里,小商小贩哪能收多少税。

靠着小商贩们收上来的商税,

可能连官吏们的俸禄都发不起。

就更别提拿来当军费了。

可事实却是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朱允熥改革的商税,让小商贩需要交的商税更少了,

但却能给官府带来更多的税收。

当三杨看到小商贩们缴纳的商税款项后,可谓是瞠目结舌。

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

自己先前所看不起的小商贩们,

竟然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收取商税的大头,虽仍然不是小商贩们,

但这只不过是第一个月而已。

保不齐以后哪一天,小商贩的个体户经济就超过了富商们的大户经济。

在这个鼓励人人经商、甚至是下海经商的大环境下,

一飞冲天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正如后世流传的那句话,

当风口来临时,就算是头猪都能起飞!

不过现在富商们的大户经济仍然还是主体,

缴纳商税,他们仍然还是大头。

只不过不同于以往富商们十分不情愿的缴纳商税,

这一次的缴纳商税,杭州府内的富商们反倒是十分配合,有甚者更是主动缴纳商税。

仿佛恨不得将钱送到官府手里。

这一幕,放在以往大明各个地方收取商税的时候,

何曾发生过?

当三杨他们听说了如此离奇的事情后,都不禁感慨。

“自打跟了王爷以后,真是什么反常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接二连三的震惊,让三杨他们都已经麻木了。

仿佛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

好似就本应该就是这样的。

但他们好歹也在京城干过,

每当官府要收取商税,或者是各种名头的税收时,

哪家哪户不是都避之不及?

谁会上赶着让官府收啊!

富商们之所以交税交的如此爽快,

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